神圣与世俗:仡佬族“冲傩”仪式音乐聚焦

2015-08-15 00:47:10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仡佬族鬼神世俗

周 琼

(湖北文理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

引言

傩在中国是一种时代相承、祈福灭灾的悠久文化现象,它有着多彩的面具、神秘的故事、独特的演出方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傩文化成为多学科集中研究的焦点。中国是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族间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各不相同,以形成不同的文化圈,也形成多元、多层次的巫傩文化系统。驱邪纳吉、禳灾祈福为功利目的的巫傩活动,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不同地区民族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对傩进行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各地有民族特色的傩,如藏族的“跳羌姆”、苗族的“跳鼓坛”、仡佬族的“冲傩”等。从资料查阅来看,各方面关于傩的研究多集中在傩的由来、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傩面具、傩与民族信仰等方面。另外在基于傩文化认识的前提下,不少学者也将目光转向傩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傩与礼的文化学比较及傩文化同特定的生命信仰关系等。在既往的研究成果中虽然有关傩仪式的音乐问题有所涉及,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傩与现代音乐戏剧的关系及傩音乐的唱腔等专业学科方面,而关于音乐与傩紧密联系而产生的特殊性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几乎是伴生关系,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原始宗教,每种宗教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相随,音乐的源起也和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傩归属于古代原始宗教文化,音乐与宗教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傩中也得到明显体现,独特的傩乐是傩的突出标识。

艺术生来就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它的起源完全是世俗的,但是艺术的发展往往需要以宗教为依托,正是在宗教的相融伴生下,人类艺术才得以传承发展。[1]傩的出世和入世成就了傩乐的神圣和世俗。本文以傩文化较为典型的民族——仡佬族的“冲傩”为代表,对其仪式音乐的神圣和世俗予以探究,以此来补充和完善傩文化研究中傩乐的研究体系。

一、 仡佬族“ 冲傩”及其仪式音乐

傩本源于巫术,它借助于外界的神秘力量为人类自身驱赶疾病的危害,虫蚁猛兽的侵袭,干旱和洪涝的灾害,以及人际间的掠夺和诛戮所造成的灾难,是一种驱赶巫术。仡佬族是贵州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黔东北地区,仡佬族祖先世居贵州高原,主要集居于贵州的道真和务川两个自治县,这里地形复杂,崎岖不平,高原和山地多为岩石,土层薄瘠,无水灌溉,洼地及河谷,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但是面积不大,分布零散,山多平地少。自然形成的封闭条件使得仡佬族与外界的沟通较少,意识水平相对滞后,对于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释,因此仡佬族人对自然有更多的敬畏之心,原始的多神崇拜是仡佬人的信仰。仡佬族傩源自中原、江南、湖广、四川等地,傩进入仡佬族后,与该民族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傩文化,成为仡佬族民族生活的一部分。据《大元一统志·四州军民府》记载“蛮有佯犷、仡佬……数种,疫疾则信巫弃医,专事鬼神。客至则击鼓以迎”。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傩祭的范围虽更加广泛,但其功能仍以驱鬼除疫为主。[2]仡佬族傩须设坛,请坛神时须在坛前跳跃,古民间又称跳傩为“跳坛”。跳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过去的许诺还愿,于是又称“还傩愿”或“冲滩”。还傩愿是在还愿人的堂屋中进行,所以又得名“傩堂戏”。[3]冲傩还愿的意思是“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冲傩”仪式是傩在世俗生活中所具体呈现出来的一整套外部仪式。

傩乐在很大程度上与远古人类的声音崇拜有关,与发出的“nuo、nuo(傩)”的声音可以驱除疫鬼一样,早期人类也企图用令人不安的呼叫和咒语去呼风唤雨或迎神驱鬼。柴勒曾经说“在原始人看来,音乐是人类所能获得的唯一神赐本领,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去规定礼仪的方式,而把自己和神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音乐去控制各种神灵”。[4]傩乐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早期声音崇拜和鬼神信仰结合的一种方式。与仡佬族傩戏和傩舞相配合的是傩的音乐,傩乐包括器乐和歌唱。仡佬族冲傩音乐演奏所使用的乐器通常有牛角号、令牌、师刀、锣、鼓、梆子等,演唱则包括歌唱、咒语、呼叫口令等。

二、 “ 冲傩”仪式音乐的神圣

(一)傩乐的意义

对于傩这种在古老历史文化中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探本溯源,显然可见其与远古初民的鬼神信仰有关。鬼神信仰的基本特征是相信天地间有两个世界存在,一个是人的世界,神在天上,鬼在地下,另一个是鬼神世界,居于中间。傩的存在证明着两个世界的存在,即在人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隐秘的世界,其中善者为神,恶者为鬼,与人相关,善恶有报。明清以来,西南地区傩戏最发达的地区是自古就好鬼巫的古夜郎地区。贵州“自城市及乡村,皆有庙宇,土民祈禳,各因其事,以时致祭。有叩许戏文,届时扮演者”。[5]傩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双向性,外在特定时空中的人们对于自己周围世界中众多超人现象即鬼神世界的某种神秘感知,并由此生发出对鬼神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反应。因此,没有对鬼神的感知就没有请神驱鬼的傩文化。仡佬族祖居深山,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闭塞,对于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超自然的力量,该民族对于鬼巫文化深信不疑,傩对于鬼神的使唤调遣,暗合了民众的鬼神崇拜,因此傩文化在当地深入人心。傩对鬼神的崇拜,意味着与傩相关的面具、歌舞、仪式都是为了通灵的目的而存在,因此傩面具才会制作成面目异于常人的想象中的神灵面孔,而“冲傩”仪式上的音乐也完全是为了这种神鬼交流的目的来服务。历史上现代的傩祭中,各种声响和音乐的功用就在于通鬼神、祈福求安。傩乐最突出的意义在于招神遣灵。作为“冲傩”气氛的营造者,傩音乐在整个傩的架构中,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巫师通灵的一种手段。曾经在有关傩文化的讨论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和原始信仰活动的主持者,大都是本民族内的名歌手,他们集宗教、巫术与民间音乐于一体,既是编制者,又是传播者。[6]在仡佬族傩戏中,音乐如“兴奋剂”、“粘合剂”,在傩舞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表达、增强和延续傩舞行为以及气氛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烘托出傩戏古朴的美感、慑人的神秘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傩乐的音乐和歌声,不管是旋律性的或是非旋律性的,是演唱还是咒语的呼唤,都不仅仅是作为戏剧和歌舞的配置,而首先是被认为有通鬼神的力量和驱疫逐邪的功能。是傩祭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清代有诗云:“巫师戴面舞傞傞,岁晏乡风竞逐傩,彻夜鼓征村老唱,斯神偏喜听山歌”。[4](胡衡奉《黎平竹枝词》)

(二)傩乐的效果

“冲傩”仪式音乐服务于傩的需要。从演唱方面来看,出于祭祀需要,在仡佬族“冲傩”仪式中,巫坛巫师常常用非正常人的嗓音歌唱,这也是傩坛巫术音调在演唱上的重要特征。为了营造神秘的氛围,傩坛傩师往往压低声线,形成独特的腔调,伴随着原始的舞蹈,在刺耳的打击乐中,面貌狰狞的面具上下舞动。从演唱的角度看,傩师的演唱也算是一种准音乐现象。[7]从演奏乐曲来看,傩的祭祀乐曲主要是神鬼类的曲调,仡佬族祭祀性乐曲较为丰富,常用的祭祀歌曲有“上坛歌”、“下坛歌”、四官调、开山调,还魂调等数十首,这类歌曲的内容大都是为傩坛还愿服务的,如歌颂傩爷傩娘的,有的对道教太上老君表示忠贞不渝的,有的则是吁请天界之神下凡保佑的。最后,仡佬族傩乐经常使用“一领众和”形式(帮腔形式),在伴奏方面强调锣鼓与唢呐的作用,在唱词方面不时出现“师”、“玉皇门”、“得天天、过天天”之类的宗教性陈词,“锣鼓—领唱——帮腔——锣鼓”这种周而复始的演唱形式,透露出宗教音乐念诵的痕迹。

(三)傩乐的乐器

乐器是仡佬族“冲傩”仪式音乐的重要部分,在“冲傩”仪式中,伴奏乐器的使用很简单,主要包括牛角、锣鼓、师刀、响铃等为数不多的乐器,间或插入唢呐、大号以制造气氛。在“冲傩”仪式中,巫师要手持师刀、令牌、摇铜铃,吹牛角号,为仡佬族民众进行有关的“消灾求子”、“冲寿傩”、“保关煞”、“打十二宗保”等宗教活动。牛角和师刀是巫术宗教中常见的两种道具,虽然这两种道具并不属于乐器,但是在傩仪式中两种道具对于傩的音乐氛围营造发挥着直观重要的作用,仡佬族的傩坛牛角多用水牛角制成,锥形弯曲,声音单调刺耳,傩师认为牛角可以呼唤神灵。如牛角鸣角三声,鬼神便要下界作法,牛角的特殊效果起到了巫术环境特有的音乐气氛作用。师刀是巫师的常见道具,常常出现在原始宗教仪式中,作为一种节奏乐器,师刀同牛角一样,兼有祭器与乐器两方面的功能。只有两个音高的牛角在小二度上奏出的无旋律的声音,配上师刀的“沙沙”声音,使得音乐高低变换,低沉宽厚,一如天籁,有一种森严悲壮之感,巫术鬼神气氛益加浓重,犹如回到了远古时代。因此有人作诗“牛角之声镇天地,令牌一响鬼神惊”。锣鼓也是仡佬族“冲傩”仪式中的重要乐器,巫师相信锣鼓、咒语、祭歌等声音可以产生超自然的力量,并借此完成法事,锣鼓称为“神锣”,一打乾坤倒,二打日月辰,三打梭罗天上转,玉皇老祖天上坐……)。一般戏曲音乐锣鼓中则不会有这种体验。就此而言,傩乐的锣鼓更接近于其原始的形态,并且保持着真正的人生实用目的。

三、 “ 冲傩”仪式音乐的世俗

(一)世俗的傩愿

从形式和立足点来看,仡佬人的“冲傩”是脱离凡俗生活的,是对超自然力量信仰的具体表征,而从“冲傩”开展的出发点来说,仡佬族的“冲傩”活动往往是在主人家有期愿时才进行,还愿才是其用意所在,还愿之愿乃对神而言,在此背后隐伏着主人家的深层目的——人愿(求子愿、求寿愿……),通过“冲傩”这种表象行为,沟通鬼神世界与人类世界,满足人类的世俗需求,因此冲傩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仡佬人祈求鬼神保佑满足现实生活需求的一种行为。民间愿望是民间鬼神信仰的基本动力,冲傩的目的为还愿,还世俗之愿,作为通灵手段的冲傩仪式的音乐自然是为世俗的傩愿服务。虽然傩乐在冲傩活动在乐器、演唱等方面都是为了达到与鬼神世界联接的目的,而制造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但是究其本源,傩的本质是为有需求的人家还愿,服务于世俗生活,因此傩乐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为民众的世俗生活服务。

(二)傩歌内容的世俗化

在“冲傩”仪式上,歌唱是仪式音乐的一部分。虽然傩的目的是为了通神还愿,但是仡佬族傩歌的歌唱内容题材大多取自现实生活或历史人物,仡佬人的劳作情境、生活习俗、衣食住行都是傩歌的歌唱内容,如《勾愿》、 《张打渔》、《毛鸡打铁》等。随着时代发展,仡佬人“冲傩”仪式音乐也在进步,傩歌的歌唱内容涵盖了仡佬人的人文风情、历史感悟、社会道德、民族历史等内容,是仡佬人生活经验的提炼和总结,现实生活是冲傩演唱题材内容的源泉。[8]

(三)傩乐的交流

在缺少文化的地区,宗教音乐成为群众欣赏艺术的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机会,正是由于这个机会,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必然相互吸收而致水乳交融。[9]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的交融,必然要吸收来自民间现实生活的其他音乐的成分,傩乐与其他音乐的交融证明了其世俗的本性。仡佬族和苗族、土家族、汉族等民族杂居生活,受其他民族剧种影响较多,贵州道真仡佬傩源于戈阳腔体系,受川剧、湖南傩戏等影响较大,因此在“冲傩”仪式音乐上也吸收了多个民族的音乐成分,冲傩音乐囊括了高腔山歌、小调唱腔等民族音乐成分,形成了节奏缓慢、简单、音域较窄、粗犷朴实的音乐特点。仡佬族傩乐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间接论证了傩乐的世俗性。

结语

在傩文化中,音乐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傩的通灵手段,在音乐的伴奏下,傩师与神灵的沟通才能开展,因此一定意义上,傩乐开启了仡佬族“冲傩”的神圣之门。也正是在傩的神秘光环笼罩下,傩乐也变得时远时近,游离在神圣和世俗之间。某种程度来说,傩乐神圣的外衣和世俗的本性并非音乐的真实反映,而是傩的外显和本质在音乐中的实际呈现。

[1](美)保罗·韦斯.宗教艺术[M].何其敏,金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6):87.

[2]李黔滨.贵州民族民俗概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6):179.

[3]翁家烈.仡佬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7):78.

[4]陈跃红.中国傩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

[5]蓝 勇.西南文艺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247.

[6]田 青.佛教、 基督宗教、 少数民族宗教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1):20.

[7]邓光华.傩与艺术宗教[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10):180.

[8]彭彩虹.遵义仡佬族傩歌音乐的审美特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5):111.

[9]钟光全.乐林独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9):5.

[10]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与道教略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0,(2).

[11]薛 宝.彝族原始宗教简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仡佬族鬼神世俗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8:36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北方文学(2018年32期)2018-11-19 10:12:34
不愿向世俗投降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38
鬼神
喜剧世界(2017年5期)2017-03-29 01:52:26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8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
小说月刊(2015年8期)2015-04-19 02:41:19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
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贵州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综述
考试周刊(2012年29期)2012-04-29 02: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