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
“连A都X,何况B”句的认知层面探析
○李向阳
复句“连A都X,何况B”,是常见的反逼句。从认知层面对该句式的命题信赖程度进行分析,来揭示分句间深层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主观推测层面:0<P{X/B}<0.5,P{X/A}<P{X/B};客观反映层面:P{X/ B}=P{X/A}=1。说话者运用该句式,目的是为了反映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认知层面所存在的这种不一致关系。
“连A都X,何况B” 主观推测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
“连……都……,何况……”是一种常见的反逼性递进句,为方便描述我们用“连A都X,何况B”来表述。吕叔湘(1982)把这类句式称为“逼进句”,认为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为“用深证浅”,即“何况”的前项A程度较深,后项B程度较浅,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用深的衬托浅的[1]。刑福义也指出:“连……都……,何况……”表示以一层意思为基点向相比之下不值一提的另一层意思反逼递进。[2](P231)
但此处的深浅的概念比较模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
(1)a.连老师都不会做这个题,何况是学生。
b.连学生都会做这道题,何况是老师。
从a与b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学生”与“老师”两项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深”与“浅”可以相互转换。张邱林(2009)已经注意到,所谓“深”“浅”不是A、B本身的属性,而是句法位置意义。[3]因此分析A与B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单用深浅和值不值得一提来解释。陆方喆和李晓琪在其《“何况”的主观性表达功能》中提到,位于语用量级低端的一项在“何况”前,高端的一项在后。后者是标示说话者主观认为处于某个可能性语用量级高端的事物。[4]从表达的主观性出发,第一次提到了可能性问题。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判断的,与人的认知有关。因此,只有从认知层面对“A尚且X,何况B”句式进行探析,才能清晰地剖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及语义关系,以便了解其独特的使用价值。
认知层面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认识以及对这种概括认识的主观判定,它包括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这两种关系又可以通过信赖程度来描述。[5]信赖程度是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1985)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人们对命题的相信程度,用P{X}刻画(“X”表示任一命题)其值取区间[0,1]中的值。比如,P{X}=0,表示人们认为“X”假;P{X}=0.5,表示人们不知道“X”是真是假;P{X}=1,表示人们认为“X”真;0<P{X}<0.5,表示人们认为成立的可能性小;0.5<P{X}<1,表示人们认为“X”成立的可能大。[6]
主观推测层面是大脑思维中的一个认知层面,该层面所反映的认识不是客观现实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等,对客观现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猜测或判断。[5](P44)
(一)一般认为B发生X的可能性小,即0<P{X/B}<0.5
在复句“连A都X,何况B”中,说话人认为,一般认识或听话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认为B发生事件X的可能性很小,信赖程度表示为0<P{X/B}<0.5。如:
(2)俗话说,不好不毒不丈夫,自古争天下者,连兄弟父子之间都互相残杀,何况朋友!
(3)孟伟笑道:“我是老粗,连大篆都转不出来,何况小篆?”(古龙《陆小凤传奇》)
例(2)中,A项为“父子之间”,B项为“朋友”,X项为“互相残杀”。说话者认为一般认识是,是朋友的前提下发生相互残杀的可能性会很小,用信赖程度表示为0 <P{相互残杀/朋友}<0.5。同上,例(3)中,A项为“大篆”,B项为“小篆”,X为“转不出来”,孟伟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听话人让他写小篆,认为它能写出来,认为他转不出来的可能性很小,即0<P{转不出来/小篆}<0.5。
(二)一般认为A发生X的可能性要小于B,即P{X/A}<P{X/B}
在复句“连A都X,何况B”中,说话人认为,一般认识或听话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认为A发生事件X的可能性要比B小,信赖程度表示为P{X/A}<P{X/ B}。如:
(4)(吴妈:他才喝了一杯二锅头,肯定不会醉。)小翠:妈妈别说笑了,他连喝一杯啤都能醉个稀巴烂,何况是这白酒。
(5)“你不知道,我们家哪比得旁人家?我们老太太古板,连奶奶小姐们都做不得主呢,何况我们丫头?给什么,穿什么——一个个打扮得庄稼人似的!”(张爱玲《金锁记》)
例(4)中,A项为“喝一杯啤酒”,B项为“这白酒”,X为“醉个稀巴烂”。一般认识是喝“一杯啤酒”要比喝“这白酒”喝醉的可能性小得多,即P{醉个稀巴烂/喝一杯啤酒}<P{醉个稀巴烂/喝这白酒}。同样,例(5)中,A项为“奶奶小姐们”,B项为“我们丫头”,C项为“做不得主”,一般认识是奶奶小姐们做不得主的可能性要小于丫头们,即P{做不得主/奶奶小姐们}<P{做不得主/我们丫头}。
因此,在“连A都X,何况B”句式中,主观推测层面所反映的认识是:一般认识是,B发生X的可能性较小,且A发生X的可能性比B更小,用信赖程度描述为0<P{X/B}<0.5,P{X/A}<P{X/B}。
客观反映层面是大脑思维中不同于主观推测层面的另一认知层面,该层面所反映的认识不是人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等对客观现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猜测或判断,而是客观现实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5](P47)
在“连A都X,何况B”句式中,客观反映的认识是:A和B都发生了事件X,用信赖程度描述为P{X/B}=P{X/ A}=1。如:
(6)陆小凤笑了笑,道:“连人都有假的,何况头发胡子?”(古龙《陆小凤传奇》)
(7)“我连狮子老虎都不怕。何况,他是你爸。他又不会吃人。”(张小娴《情人无泪》)
例(6)中,A项为“人”,B项为“头发胡子”,X为“有假的”。这句话反映的客观现实是,人有假的,即P{有假的/人}=1;头发胡子更有假的,即P{有假的/头发胡子}=1,因此这里P{X/B}=P{X/A}=1。同样,例(7)中,A项为“狮子老虎”,B项为“他是你爸”,C项为“我不怕”,这句话反映的客观现实是,我不怕狮子老虎,即P{我不怕/狮子老虎}=1;他是你爸我更不会怕,即P{我不怕/他是你爸}=1,因此这里P{X/B}=P{X/A}=1。
因此,“连A都X,何况B”句式,客观反映层面所反映的认识是:P{X/B}=P{X/A}=1。
综上所述,复句“连A都X,何况B”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式,A、B本身没有深浅之分,用深证浅的说法不能完全揭示出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只有详细地分析该句式的认知层面,即通过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的不同信赖程度对“连A都X,何况B”句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准确而全面地描写该复句的实际情况。
从逻辑学的角度考查B发生X的必然性合理性。主观推测层面上,一般认识是,B发生X的可能性较小,且A发生X的可能性比B更小,即0<P{X/B}<0.5,P{X/A}<P{X/B};客观反映层面上,事实是A和B都发生了事件X,即P{X/ B}=P{X/A}=1。体现出的意思是,同一件事情上,可能性较小的一个量都能发生,更别提可能性大的一项。说话者运用该句式,目的就是为了反映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认知层面所存在的不一致关系。
注释: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张邱林:《“尚且p,何况q”反逼句式》,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4]陆方喆,李晓琪:《“何况”的主观性表达功能——兼析与“况且”的区别》,汉语学习,2013年,第12期。
[5]丁力:《汉语语法问题研究》,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
[6]杨讯文译,[美]G·波利亚:《数学与似真推理》,福建人民出版,1985年版。
(李向阳 陕西汉中 陕西理工学院 723001)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转折类复句相关句式对比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LGYCX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