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广德县实验中学 陈庭春
生物学科相对于语数外来说,是小科目。我们学校只是安排每周五节,这样算起来一个学期也就80节课左右,除去模拟考试、月考、周练、节假日等时间,最后剩下60节课左右,并要求课后不留大量作业给学生,用这样的课时去安排必修三本书的复习,难度是比较大的,高考的成绩要求当然是一点不能降低,一句话“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觉得我们能做的、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紧紧抓住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方式,就我自身几年的高三复习经验和观摩学习他人的课堂教学,总结了如下几点课堂要注意的细节:
在平时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和概念是比较简单的,但字却很容易写错,而大家都知道的是,在平时考试和高考中都要求,专有名词的字是不能写错的,写错了就不得分。在平时的课堂上仅仅靠强调是不管用的,要让学生动手去写,随时要求他们在纸上写一些易错的专有名词,如类囊体(易写成内囊体)、液泡(写成叶泡)、高压蒸汽灭菌(易写成高压蒸气灭菌)等等,其实这些字都比较简单,只是他们平时不注意,一下手就会出错。另一类情况是一些专有名词中的字比较难写,容易写错,那我们平时同样让学生多写,也是刻意去让学生写,如吡罗红、醛固酮,沾蘸法等名词,这些字平时不是很常见,所以在遇到的时候就让他们动手写,减少考试中名词的写错率,把基本的分数拿到手。这种方法看起来“低级”,却很实用。
在高考的复习中,要从基本概念入手,我认为能把基本概念都搞清楚了,生物就学得差不多了。我们在复习中尤其要对一些看上去相近的概念加以比较,如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和原生质滴;再如载体蛋白和运载体,概念名称差不多,但前者所说的是范围或结构不同,后者只能说都起到运输的功能,两者明显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些概念我们在课堂上有必要放在一起来比较,说清楚。还有是看起来没什么联系、在功能上没什么相同之处只是结构有相似的地方,如核苷酸和ATP,两者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把这些零散知识串起来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在一些比较简单的概念中,有的时候往往概念理解不到位,例如质壁分离这个概念,它的现象基本上是所有学生都能知道和理解,但很多学生却不知道质壁分离中这个“质”代表什么,会错误地以为是细胞质,其实它代表原生质层,这个概念指的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再把这个概念延伸,提到什么是原生质层,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要具备的条件(即具有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后分析失水和吸水现象,再到渗透作用等等概念,加大对同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再如提到基质这个名词,就得让学生说出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我们知道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要从它们成分上去找、进行区分,分析之后,让学生再去回忆选修一实验中培养基的成分是什么,思考两者中是不是存在着哪些关联等等,这些事例对于整个生物学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得以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就是课堂上讲,讲完所有知识点后进行集中练习,课后批改,下节课对于集中的问题再进行集中讲解。我个人认为可以以“讲——练——讲——再练,循环往复”的模式进行,一个知识点下来之后立刻跟着用几个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训练一下,更有利于学生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有利于及时地发现和解决我们在讲解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只是这种备课方式对老师的要求稍高一点,要求老师课前准备要充分。
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例如,植物施肥过多的“烧苗”问题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释、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剖析、无籽果实形成的特点分析等。
每年的高考考纲都会或多或少的有点变化,我们教师要善于从考纲的改变中去揣摩第二年高考的考试动向。后期复习就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首先在《考试说明》的范围内组织复习,《考试说明》中明确不考的内容肯定不会考;在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梳理知识的同时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关注实验、提升能力,通过典型实验试题的设计或评价等途径发现自己在设计思路上、语言表述上的不足。
本文也只是我个人对高三生物复习的细节方面进行的几点总结,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有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请老师们和专家进行指正。让我们共同提高,共同向高考的制高点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