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心小学)
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笔谈
李娇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心小学)
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表达的“困境”,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也能按照目标和任务去自主阅读文本,学习注意力也很集中,意志力也很坚强。但在检查学习效果,组织交流反馈时,总是无话可说;有的想说,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能把自己的“意会”正确地表达出来。那么,如何引导这部分学生走出表达的“困境”,提升言语表达的智慧,真正做到既能“意会”又能“言传”,从而切实提高这部分群体的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呢?我认为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某些事物有所感悟,但不能把内心的感悟表达出来的情境。这除了受学生个人智力因素影响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关于语言表达的智力因素,它一般包括语言表达机智、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语言情境等因素,这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去训练。而对于由非智力因素导致的“语塞”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首先要打消学生怯场的念头,给予这部分学生及时的鼓励。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表达的信心和勇气。对于那些想表达但表达不清楚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进行补充,让他们的表达能连续起来,让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够畅通起来,以此获得语言表达的成就感,增强表达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把课堂表达的机会留给这些学生,多给他们提供交流表达的平台、锻炼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到15岁平均每年约1000小时在和语言进行接触。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人的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搭建语言交流的平台,拓宽学生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感受中学会与人沟通、乐于表达、勤于表达。
1.上好口语交际课,提升表达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口语交际练习。通过口语交际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某个热点话题进行表达,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忽略或淡化了此项练习,使学生失去了语言表达锻炼的机会,也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失语”现象的一个原因。面对这种情况,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一定会乐于参加的。如,在教学“小小即兴演讲会”时,为了营造气氛,我播放了《我的中国梦》演讲视频,学生被小选手精彩的演讲深深地感染了,同龄人渊博的知识,侃侃而谈的表达,让他们跃跃欲试。接着,我出示了教材中的五个演讲话题供给学生参考选择,然后选择一个话题为例,师生共同探讨快速构思要领,交给学生构思方法。
2.鼓励学生适当参加实践活动,锻炼表达能力
陶行知曾说过:“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生活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语言资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掘、去实践、去运用。如,在学校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在动人心弦的情节中去锻炼表达;指导学生认真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领悟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中学会表达;引导学生做游戏、唱儿歌,在民歌民谣的审美熏陶下,去升华表达。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言语应用及表达能力。
1.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
我们语文教师都知道,造成不会表达的原因之一就是“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规范的语言模式只能从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理解感悟而来。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积极获取语言材料,内化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实际的需要输出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设计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表达:“画出你喜欢的字、词、句、段,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经验,说出你喜欢的原因”。这一开放性练习,最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所以必能和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说;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必然会找到最佳的言语模式去组织语言。如此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会逐渐走向成熟。
2.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得“意”后不忘“言”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他学科也从“言”中得“意”,但得“意”后可以忘“言”,即获取结果就达到目的了。而语文学科要求“言”与“意”兼得:知道文章写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写。即如何通过规范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当然,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语表层面”,教师还要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言语形式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的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如,在教学《蒲公英》一文中,太阳公公“嘱咐”小种子们的一段话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意”,即太阳公公的慈祥与和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词语,探究这一语境所包含的言语结构——“记住……别……也不要……只有……才……”。最后,引导学生用上以上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达,说出自己的长辈对自己的“嘱咐”,由文本语境向生活语境过渡。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真正做到既要能“学进去”,又要能“讲出来”;既要能“意会”,又要能“言传”,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
李文淑.如何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2(29).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