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活哲学研究述评

2015-08-15 00:44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马克思哲学

殷 猛

(黄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近年来尽管已有学者对十余年来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的“生活观”、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与日常生活世界理论的关系、“生活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但是,当我们打破历时性评述范式、以研究主题为线索系统梳理十几年马克思生活哲学研究状况时,却发现与其不同的、清晰的研究脉络,这种脉络同样可以总结为三个部分,即马克思生活哲学转向的原因与意义,马克思生活哲学研究的本体架构,以及马克思生活哲学的跨学科观照。“原因与意义”、 “本体架构”、 “跨学科观照”这三个部分恰好体现了十余年来马克思生活哲学研究的“问题间性”,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马克思生活哲学充当起冲的研究主题是“为什么”这一生存论关怀,然后是对“是什么”这一认识论的思考,这说明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研究旨趣没有落入知识论哲学的窠臼,从而才会有“怎么样”这一观照相关理论与现实的跨学科研究。

一、“为什么”——马克思生活哲学转向的原因与意义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遭遇了什么问题或困境以至于使生活哲学转向成为必然?杨楹认为当前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被知识化、形式化和教条化了,[2]这种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知识论、经院化的反思与批判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告诉我们:“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3](P153)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思辨哲学”终止的地方是“生活哲学”的开启,即马克思哲学是超越了思辨的、面向生活实践的生活哲学。李文阁认为马克思哲学研究出现了对现实问题的“失语”,学者的现实意识被政治化、功利化、非哲学化、方法论化和整体化了。[4]他以中国哲学界对“SARS”问题的集体失语为例,认为马克思哲学研究远离了生活,为此提出生活哲学概念。我们认为,他将马克思哲学对现实问题的“失语症”归结为学者的现实意识出现了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分析的理由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所谓“政治化”恰恰表现为“去政治化”,即有些学者为了所谓学术的“纯粹性”而不愿涉入政治性的现实主题;其次,哲学尚未达至“功利化”,因为哲学还没有直接“过问”现实生活问题,哲学的“功利化”又如何表现出来呢?再次,“现实意识问题”的实质恰恰不在于这种哲学对现实的方法论观照,而在于哲学研究本身的问题淡出意识与方法论的僵化,从而表现为对现实问题无能为力的“非方法论”或“伪方法论”。同时,作者也没有对“整体化倾向”予以界定,但从他批评的“哲学研究等同于基础理论研究,哲学对现实的关注视为哲学的应用”,从而“SARS 事件就不在专业哲学家研究范围内的批评”来看,问题恰恰不在于“整体化”,而是“部门化”或“割裂化”倾向。

那么,马克思哲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哲学?在杨楹看来,正是因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没有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缺乏理论研究与现实生活真实对话的管道与空间,才诱发诸多歧义,产生理论与研究上的混乱。他认为目前的多维度研究并没有把握马克思哲学深刻而完整的本质,而是一种深度肢解马克思哲学的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扭曲,因为马克思哲学绝不是对“生活世界”某一领域、某一维度进行批判性的审视,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整体、全面的批判与建构,从而体现马克思哲学立足于现实生活,建构与超越现实生活,真正为着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而运思的取向。[2]张金伟、李昱也分析了生活哲学提出的原因,即对传统哲学的不满、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以及对哲学家功利行为的反思。[5]白利鹏认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中有某种“生活空洞”。马克思哲学本来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但是在国内很多有一定代表性的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当中,社会与历史、人的现实或者“现实的人”却是被有意无意地搁置起来,或者虽然也曾提及关于社会、历史和人的许多词句,不过这些词句并没有多少生活性和时代性的内容,更没有对于现实生活本身构成某种具体而深切的总体性把握,[6]这是对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生活空洞”现象的反拨。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本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本真内容,但当前的研究却将其搁置起来, “生活哲学”概念的提出至少催生、激发和实现哲学思考的某种现实关切与时代责任,从而意味着或标示着这样一种理论自觉。生活之外无实践,否则实践只是抽象的实践,根本无法达到马克思的实践水平。同时,马克思生活哲学的转向除了对现实生活方式的反思外,也是对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主义、体系主义和庸俗主义的反拨。正如李文阁所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问题一起涌来。面对大量的社会问题的诱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者无法稳坐于象牙塔之中,“迫使”他们走出来,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诸如改革问题、市场经济问题、文化转型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问题、信息化和网络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生命伦理的问题、民主问题、理想信念问题、价值观问题、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创新问题等等均进入了哲学的视野,[7]生活哲学的提出正是为清除这些思辨哲学观,转向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

马克思哲学为什么是生活哲学?明确并系统、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的是杨楹教授,他论证了将马克思哲学定位于生活哲学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指向生活世界的哲学,是观察、审视生活世界的世界观,其秉持从生活到生活的运思路向,其立足于现实而把握未来,依托于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未完成的,是随着生活主题的演变而不断变换形态的哲学,是通过优化人的生活而深刻关注人的哲学。[8]商红日则从四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生活即人的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之本源;生活即经验事实,它是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对象和改造对象;生活生产着人们的关系,因此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意义在于改变生活世界,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归宿。[9]赵贵霖则结合中国现实认为未来中国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就是生活哲学范式,其原因有三:一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必然性,即马克思哲学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生活观是其丰富的内容;二是生活世界是当代哲学特别关注的前沿问题;三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需求催生与强化着生活哲学样式的诞生与形成。[10]在李文阁看来,将马克思哲学界定为生活哲学具有充分的理论逻辑与文本依据,马克思哲学最核心的命题就是对认识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是在更高层次上恢复了古代生活哲学的传统,因为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们就是把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看待的。[11]另外,杨楹、崔伟航等则从批判哲学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哲学是生活哲学。例如,杨楹认为马克思哲学始终围绕现实生活,是以现实生活为焦点而展开批判的生活哲学。[2]崔伟航认为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批判的,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一般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使生活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哲学。[12]

马克思生活哲学提出的意义何在?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回应的也是杨楹,他认为“生活哲学”的提出有助于对当代生活进行深刻反思,也有助于在当代中国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生活哲学”有助于反思和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现实化”的理论品质,这是其可以“化”中国的首要前提。[8]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提出把马克思哲学回溯到真实的现实生活,就剔除了传统研究中的书斋化、形而上学化或形式化,从而回归了真正的马克思哲学。[2]在李文阁看来,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提出,除了对现实生活方式的反思外,也是对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主义、体系主义和庸俗主义的反拨。[7]王希坤则论述了构建中国化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化马克思生活哲学有利于校正马克思哲学实践中的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是解决中国现实生活实践问题、提升人的精神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马克思哲学生活实践精神的内在要求。[13]在李霞看来,从生活哲学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原的意义,才能直面生活实践、凸显生活的主体性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4]因此,这些研究的共性在于把外化于生活的马克思哲学重新拉回、融入现实生活中,解决哲学与生活的割裂式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杨楹的长达19 页、三万余字的长篇论文《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出场,实质及其意义》是新时期马克思生活哲学确立的宣言书,对确立生活哲学研究具有真正奠基性意义。他阐明了马克思其他名称研究的理论困境,在系统而全面的剖析、比较中发现马克思哲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系统、深入论述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理论特质,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所建立的、表征为现实的人的自由、解放、幸福而存在的价值旨趣的哲学,就是独树一帜的“生活哲学”。[15]

二、“是什么”——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体架构

在马克思生活哲学框架与研究内容方面,多数研究者集中于对马克思的生活观或生活概念的研究,除此以外,显著的研究成果还包括对马克思生活哲学本质特征、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结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方法论等的探讨。

马克思生活哲学应该需要一种什么要的“生活观念”呢?白利鹏提出把“假设性”作为具有总体性性质的哲学观念进行研究,认为生活哲学的哲学观就是要发现或确认具体的哲学观念,即对生活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假设。[16]不过在我们看来,这种假设性研究容易重新走上该文一开始所批判的“观念”自洽的老路,就会与胡塞尔的生活哲学或契希考夫斯基的实践哲学类似从而与本真的马克思生活哲学不相符合。吴宁、张秀启分析了马克思生活概念的四层意蕴: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社会交往活动、精神活动。[17]王福民对生活主体、生活结构、生活实践三个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支点给予深刻论述与清晰的剖析。[18]他还对日常生活哲学进行界定,对日常生活研究的理据进行澄明,对日常生活转型予以深入剖析[19]。以此为基础,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日常生活哲学的研究路径,并对日常生活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予以阐明。崔唯航探讨了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即实存的生活或生活的实存性、现实的生活或生活的现实性、自由的生活或生活的自由性。[20]不过,文章似乎夸大了人的存在本身,仿佛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无法独立存在。真实的情况是:人的实践成为人感性世界的基础,而自然则是人感性活动的物质前提或条件。肖祥认为,所谓生活,就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现实展开,它是生活主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物质生产生活和日常生活实践的总称。[21]杨楹指出生活世界是我们解读一切别的东西的一把钥匙,人通过自身生活世界的改变或改造达到对自身的改变或改造,从而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2]孙云龙研究马克思生活概念的视角较为独特,即通过语用、语义和理论功能三重视角,对费尔巴哈章进行深入挖掘,指明生活这个术语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中的意义和作用。[23]不过文章似乎模糊了语义分析与语用方法的差异,其理论视角也比较宽泛——谁的理论?什么理论?是何理论原则?这些问题没有先行澄明。

在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质特征进行考察方面,杨楹首先从与思辨哲学相对立的角度展开论述,认为马克思生活哲学表现为“作为非哲学”的哲学,即马克思哲学不是从思辨哲学的抽象原则、概念出发,而是理论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均是现实生活的、以现实生活化形态出场的生活哲学,[24]他指出马克思生活哲学是传统哲学最为忠实的继承者和最为彻底的反叛者,就是为人的自由、解放、幸福的价值旨趣而存在的。[2]李文阁认为生活哲学是一种存在论,即以人的存在或生活作为思考的中心,就是思考“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7]在李文阁看来,生活哲学不是部门哲学或分支哲学,而是一种哲学观,是对哲学的总体性看法或观念。[25]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是纯精神性的,只关心思想本身而非实用性,只在灵魂内部运思并不涉及自己在现实中的生存。[26]他的观点启示我们:考察与探究生活的本质与总体性维度是必要的,但仅仅反思生活、在思想中指引生活、所谓在思想中创造新的生活仍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本真意蕴,我们还应该重新回到现实生活,直指异化的生活并给予揭示与批判,从而使人从异化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这才是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根本目的。

李霞则对马克思生活哲学框架做了总体性考察,她揭示了马克思生活哲学生活本体论、生活哲学价值论、生活哲学认识论三重意蕴。[14]陈忠考察了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三重内涵,即生活事实理论、生活批判理论、生活认识论,三者的有机统一的马克思哲学同时也是“真正的生活理论”、“真正的生活哲学”。[27]在生活哲学研究的目的或任务方面,杨楹认为生活哲学的使命是对当代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的前提进行审查,在生活中唤醒沉睡的主体意识,同时研究虚拟世界的价值问题。[8]王希坤探讨了构建中国化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三条路径:把马克思生活哲学与中国传统生活哲学相结合、以解决重大民生等问题为指向、面对现实生活异化的批判和超越。[13]在马克思生活哲学方法论方面,马拥军认为生活哲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是唯物辩证法。他把唯物辩证法理解为是“从人的生命活动出发,来考察生活世界本身变化发展的方法”。[28]在我们看来,这种唯物辩证法包含了“现实性”、“主体性”、“批判性”三重意蕴,已经突破了知识论、认识论界限,而具有了生存论本体论的维度。

三、“怎么样”——马克思生活哲学的跨学科观照

所谓马克思哲学的跨学科观照,是指以马克思生活哲学思想、意蕴以及以马克思生活观为视角,来观照其他主题的研究。诸多学者在马克思生活哲学启发下,对当下社会或生活中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使得马克思生活哲学不仅具有直面现实的理论品质,也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例如,杨楹等从生活哲学的视角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总体框架,指出政府、群体、个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三个向度。[29]商红日发现马克思生活哲学对当下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思想启迪和实践指导意义,他通过对当代生活危机的概括与分析,论述了马克思的生活教育观对公民的廉洁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9]杨楹在马克思生活哲学视域中对“宽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批判现实生活为存在方式与出场路径的马克思生活哲学超越了抽象观念论即个体美德之上逻辑,解构了诸多文化决定论的思维架构,从而为宽容研究确立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30]鲁芳研究了生活哲学视角下的伦理学。她指出生活哲学所运用的逻辑研究不是传统知识论哲学中纯粹的概念、判断之间的逻辑演绎和逻辑分析,而是努力探究历史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并沿着历史的和生活的逻辑开展理论研究[31]。因此,生活哲学视阈下的伦理学不局限于生活的逻辑实证领域,而且从宏观的视阈对生活进行整体的探究。此外,以生活哲学为视角展开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研究的仍有不少学者,如马拥军讨论了生活哲学视域下的城市社会理论,[32]彭德林从马克思生活哲学原理来探讨改善民生的哲学基础,[33]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华侨大学成立的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不仅致力于马克思生活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而且开辟了生活哲学与现代性、生活哲学与文化信仰研究方向,开展了以马克思生活哲学为观照的辩证法研究、日常生活研究、宗教研究、解放理论研究、伦理学研究、民间习俗研究等,这表明了马克思生活哲学在观照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巨大潜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内十余年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研究,无论是生活哲学转向的原因与意义,还是生活哲学自身理论内容的探讨,抑或是以生活哲学为观照进行的跨学科理论研究,其“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间性紧紧把握了“现实生活”这一出发点和价值关怀,是对“哲学非常懂得生活”[34](P123)这一真理性话语的当代阐释。以上研究启示我们:哲学不在生活之外,我们唯有真正关切当代生活的主体境遇,既具备“直面”生活的理论品质,更具有“直指”生活的担当勇气,马克思生活哲学才不会在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面前失语,才会真正成为与当代人同行、指引生活主体获得生活解放、实现生活幸福的哲学。

[1]唐魁玉. 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与进展[J]. 学习论坛,2012,(1):56.

[2]杨楹.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出场,实质及其意义[J]. 学术研究,2013,(3):1-19.

[3]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文阁. 失语的哲学[J]. 河北学刊,2004,(2):30.

[5]张金伟,李昱. 试论生活哲学的几个问题[J]. 宜春学院学报,2010,(9):34.

[6]白利鹏. 建构新的生活观念与哲学观念的假设性——刍论哲学如何把握生活[J]. 长白学刊,2007,(1):14-17.

[7]李文阁. 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J].学术研究,2010,(1):14-24.

[8]杨楹.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J]. 三明学院学报,2010,27(1):1,5.

[9]商红日. 马克思的生活哲学与当今中国公民的廉洁教育[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0):5-6.

[10]赵贵霖. 生活哲学:未来哲学的可能样式[J]. 长白学刊,2007,(5):31-33.

[11]李文阁. 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长白学刊,2007,(1):9-13.

[12]崔唯航. 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J]. 哲学研究,2007,(4):3.

[13]王希坤. 走向生活哲学: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有效路径——构建中国化马克思生活哲学形态的思考[J].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2):116-120.

[14]李霞.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多重意蕴[J]. 山东社会科学,2012,(10):15-16.

[15]杨楹. 现实生活:超越思辨哲学的历史性转向[J]. 教学与研究,2007,(7):49-54.

[16]白利鹏. 建构新的生活观念与哲学观念的假设性——刍论哲学如何把握生活[J]. 长白学刊,2007,(1):14-17.

[17]吴宁,张秀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活哲学思想[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8-12.

[18]王福民. 论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理论支点[J]. 哲学研究,2006,(12):23-27.

[19]王福民. 论日常生活哲学的内在价值[J]. 三明学院学报,2010,(1):7-12.

[20]崔唯航. 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J]. 哲学研究,2007,(4):3-10.

[21]肖祥. 马克思主义生活概念的历史性与现实性[J]. 梧州学院学报,2009,(5):34-39.

[22]杨楹. 论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之意蕴[J]. 俞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10.

[23]孙云龙.《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探微[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2-77.

[24]杨楹,王福民,蒋海怒. 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5]李文阁. 生活哲学:21 世纪的哲学观[J]. 天津社会科学.2003,(2):30-34.

[26]李文阁. 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J]. 现代哲学,2005,(3):7-16.

[27]陈忠.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三重内涵——马克思“原点语境”中的“生活哲学”[J]. 社会科学战线,2005,(6):15-19.

[28]马拥军. 生活哲学的对象和方法[J]. 哲学研究,2004,(5):25-29.

[29]杨楹,刘素民,王福民. 生活哲学视野下和谐社会的建构[J]. 理论视野,2006,(2):29-32.

[30]杨楹,李志强. 论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视域中的“宽容”[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8.

[31]鲁芳. 生活哲学视阈下的伦理学[J]. 道德与文明,2012,(1):28-33.

[32]马拥军. 市民社会公民社会还是城市社会——生活哲学视野中的城市社会理论[J]. 东岳论丛,2011,(11):5-14.

[33]彭德林. 马克思生活哲学与改善民生的哲学基础[J].前沿,2011,(14):58-61.

[3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假期归来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