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江西木偶剧繁荣的原因探析及启示

2015-08-15 00:44陈丽芬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木偶剧人偶课本剧

陈丽芬

(南昌师范学院 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木偶剧指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又名傀儡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目前,木偶剧作为一中华瑰宝、艺苑奇葩,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西,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世代传承着木偶戏,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有了重组和新建后的江西木偶剧团,在它的带领下,江西木偶剧更是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自创和演出了一大批影响国内外的优秀剧目。这些优秀剧目的产生不仅得益于其背后丰厚的创作资源,更是创作者们精心改编和创新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成功的经验必将给木偶剧乃至儿童戏剧的创作不少启示与思考。

一、丰厚的创作资源

自80年代以来,江西木偶剧团就先后创作演出了一批优秀剧目,如,《贪吃的小孩》《狼来了》《虎孩》 《China龙的传说》等;90年代以来,又自创演出了有影响的剧目《闪光de水晶》、《狗的友谊》、《比本领》及《邻居》、《住店》、《拔牙》、《清贫》、《健忘草》、《公鸡卖狐狸》、《快乐园》、《种金子》、《真假阿凡提》、《神医》、《丑小鸭》、《少年英雄王二小》、 《家园》等;21世纪以来,先后大投入、大制作,创作演出了大型人偶剧《拇指姑娘》、《灰姑娘》、《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这些剧目很多都巡回演出了上百场次,更有不少获得省级乃至国家级奖项,甚至走出国门,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江西木偶剧能在戏剧不景气的当下持续繁荣发展,原因有很多,除了江西木偶剧团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外,也与其丰厚的创作资源息息相关。综观以上剧目,江西木偶剧的创作资源主要来源于四类:一是民间文学;二是课本文学;三是外国经典童话;四是以真人真事为蓝本的教育题材。

这四类创作资源中,利用最多的就是课本文学和外国经典童话。以课本文学为创作资源的戏剧即课本剧,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课本剧对促进语文教学和木偶剧创作都意义重大。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单调的授课形式压抑和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课本剧的产生则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是开辟第二课堂、搞好形象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正大力倡导课本剧进课堂,提倡以课本剧为载体,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课本文学也为木偶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戏剧资源。江西木偶剧团有效利用课本资源,积极发展木偶课本剧,在90年代推出了系列自创的木偶课本剧,如,《清贫》、《王小二》、《山伢子》、《欢乐园》、《阿凡提》等。这些课本剧无论在下乡演出还是进校展演中,都很受欢迎。其中,《清贫》、《王小二》、《山伢子》等剧是改编革命故事的爱国题材剧,是配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目前孩子们对红色教育开展热情不高,对那些久远的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感到陌生,难理解,对单纯的道德灌输和抽象说教感到反感,普遍表现出兴趣度不高。而课本剧将爱国题材变为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戏剧表演后,则更大程度的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学生无论是亲自参与角色扮演和演剧体验,还是主动观看戏剧表演,都能使学生将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并在参与体验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除了课本文学外,外国经典童话也是江西木偶剧利用的有效资源。对外国经典童话的借鉴一直是中国儿童文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安徒生、格林、王尔德、卡洛尔、林格伦等。其中,以安徒生和格林童话最为注目。安徒生和格林童话讲述着一个个真善美的故事,诉说着作者的爱与理想、对世事对人生的洞悉。它们的经典品格不仅仅来源于美的思想内容,更可贵的来源于它们讲述故事的思维和方式。它们采用儿童充满新奇感和游戏精神的思维方式来为世界唱赞美歌,它们那无拘无束、随意交谈的欢快句子也完全是适应孩子的想象力和感知方式的。面对外国经典童话的丰厚资源,江西木偶剧团自然也毫不吝啬地从中汲取营养,进入21世纪以来,剧团先后大投入、大制作,创作演出了系列改编自外国经典童话的大型人偶剧,如,《拇指姑娘》、《灰姑娘》、《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其中《拇指姑娘》不但获得了一定票房收益,还荣获第三届长江流域戏剧节“剧目奖”和“优秀舞台美术奖”,《灰姑娘》、《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亦分别获得2009年度和2013年度第四届、第五届江西艺术节暨第八届、第九届玉茗花戏剧节“剧目奖”和多项单项奖。

另外,江西木偶剧的创作资源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以真人真事为蓝本的教育题材和民间文学。前者的代表作品有大型人偶剧《闪光的水晶》和中型人偶剧《家园》。其中,《闪光的水晶》是根据赖宁的事迹进行创作的,《家园》则是讲述为保护丹顶鹤而牺牲的女孩徐秀娟的。这种应时势而产生的教育题材在任何时候都不乏资源,关键在于剧作家改编的能力,否则题材很容易时过境迁,也容易走向枯燥的说教和单纯的灌输,不易被青少年所接受。相比较而言,以民间文学为创作资源的江西木偶剧更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民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源流之一,它在儿童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民族的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改编民间文学这一起点。”[1]江西木偶剧中以民间文学为创作资源的有小型木偶剧《比本领》、 《拔牙》和中型木偶剧《健忘草》等。此组节目在江西省第三届玉茗花戏剧节上获得了“剧目三等奖”和“表演奖”,并在后来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中获“演出奖”、“木偶造型设计奖”。民间文学不仅富含人生智慧,其艺术叙述方式也很契合保有相当程度原始心性的儿童,可惜,目前木偶剧创作对中国民间文学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还远远不够。

二、改编与创新

江西木偶剧的创作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无论是来源于民间文学、课本文学,还是外国经典童话以及以真人真事为蓝本的教育题材,都不可能天然就是儿童文学,它们还需要剧作家的精心改编与创新。这种改编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材料内容的改编以及舞台艺术的创新。

“儿童戏剧文学在思想内容的表现上应考虑与儿童的接受特点相吻合,表现的主题与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趣味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戏剧文学的主题便有相对鲜明、浅显、集中,易于为儿童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等特点。”[2]因此,儿童戏剧文学对原始材料的主题提炼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对原材料进行删繁就简,使主题鲜明集中,容易为儿童理解;二是选择原材料中与少年儿童欣赏趣味相适应的部分,发掘新的表现视角。江西木偶剧的创作无一不体现了这两方面的思想。如,21世纪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人偶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它是改编自经典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故事。此剧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原故事进行了删繁就简的处理。表现在:首先,删去了白雪公主的生母,即前王后这个人物。于是,前王后从盼生孩子到生孩子不久就死去的情节也随之被删除;其次,将后娶的王后改为女皇,将白雪公主改为养女,这样处理后,故事一开场便展开矛盾,女皇要杀养女,进戏很快;再次,将原著中新王后三次设法杀害白雪公主的情节作了删减。删去前两次新王后扮成卖杂货的老太婆,欲用所卖的带子勒死公主和改扮成卖梳子的老太婆,以漂亮的毒梳子让公主中毒而亡的情节,只保留第三次新王后装扮成老农妇,让公主吃下她的毒苹果死去的情节,使戏更为集中。同样的,江西木偶剧团创作的另一部大型人偶剧《闪光的水晶》则是采取第二种处理题材的方式,选择与儿童欣赏趣味相吻合的部分,以此产生新的表现视角。这个剧是根据赖宁事迹创作的,但是该剧并没有过分表现赖宁“扑火”的英雄壮举,而是择取了他日常生活、学习中几个富有儿童情趣的小故事,(第一场:我要当“李四光”、第二场:代号JLD、第三场:闪光的水晶石、第四场:朋友,一起干吧!第五场:想当年与想将来、第六场:我们也是战士。)采用人偶同台表演,添加儿童情趣,以及演员与观众直接交流等。

除了对题材进行改编与创新,使之更符合儿童理解能力和欣赏趣味外,江西木偶剧创作还注重舞台艺术的创新。木偶剧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传统木偶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七、八十年代以来,木偶变革突飞猛进,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如,江西木偶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人偶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不仅采用人偶同台表演,还同时运用了几个木偶品种,添加儿童情趣。剧中,除白雪公主是真人造型外,其余都由设计精巧的木偶来呈现。木偶造型可谓花样翻新,目不睱接,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卡通等。该剧不仅对七个小矮人进行了形象再创造,以万事通、开心果、喷嚏精、爱生气、糊涂蛋、害羞鬼、瞌睡虫为外号,并依据这些外号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而且新设了森林狼、树精、黑衣人等角色。同时,该剧的舞台布景、灯光、音乐等都很好地营造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童话意境。除此之外,江西木偶剧团创作的另一出大型人偶剧《拇指姑娘》在舞台艺术创新方面也很突出。剧中大部分角色都由真人扮演,夸张的造型可爱俏皮。主角拇指姑娘由木偶扮演,被设计得如洋娃娃般漂亮。该剧的配乐和歌曲也是经过精心创作和编排的,导演根据故事情节的起伏,为《拇指姑娘》配上贯穿着整个戏的配乐和歌曲,优美的音乐配上可爱的人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再加上朗上口的歌曲,使小朋友观看时更易融入到奇幻的童话世界中。该剧获第三届长江流域戏剧节“优秀舞台美术奖”。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取材民间故事的小型木偶剧《比本领》、《拔牙》等也在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中以出色的木偶造型获得了“木偶造型设计奖”,等等。

由此可见,江西木偶剧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创作者们的对原材料的精心改编和对舞台艺术方面的努力创新。这也是为何在戏剧市场不景气的当下,江西木偶剧能够突出重围,独树一帜,成为风景这边独好的可喜现象。

三、启示与思考

江西木偶剧的成功经验必将给木偶剧乃至儿童戏剧的创作不少启示与思考。具体表现在:

第一,江西木偶剧创作坚持以儿童木偶剧为创作主导,并处处体现出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思想。木偶剧由于其艺术的特殊性,相对其他剧种来说,其潜在优势就是创作儿童剧,因此,江西木偶剧紧紧把握其优势,以创作儿童剧出奇制胜,而创作儿童剧就要尊重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思想。以儿童为本位,意味着儿童戏剧创作应与儿童自身的精神兴趣、自身的心灵状态和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相一致。江西木偶剧创作无论是在主题提炼方面的改编与再创,还是舞台艺术方面的探索与实验,都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改编与创新的。这种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思想并不是新产生的,它在五四时期就存在,五四时期对儿童文学的最大理论贡献在于发现儿童和儿童观的确认。周作人首先提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进而指出儿童需要文学。[3]而建国以后,由于中国大陆的文艺思潮长久以来都是政治性的,因此,儿童文学创作也导向其政治化、说教化和成人化,渐渐失去了儿童的主体性。新时期以来,在文艺界的思想解冻潮流影响下,文艺渐渐回归到艺术标准的正常轨道,儿童戏剧创作也随之重回五四时期的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思想。

第二,江西木偶剧创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创作资源,使其创作取材用之不竭。其中,课本文学和外国经典童话是江西木偶剧创作的主要资源。以课本文学为创作资源的木偶剧,即课本木偶剧。由于课本文学是教育者们精心挑选和编写的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并且每个年级的课本中都可以选出最适合改编改编成表演性强、可欣赏性强的课本剧篇目,这就给木偶剧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材料。同样,外国经典童话更是戏剧创作开采不尽的一座富矿。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者们正是借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现代儿童文学理念开启了中国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外国经典童话中融合现实因素和个人情怀并传达儿童心性的故事,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深远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外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借鉴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江西木偶剧创作也不例外,它紧紧抓住了外国经典童话这个富矿,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

第三,江西木偶剧创作能在舞台艺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不仅使创作出的木偶剧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而且对传承和发展木偶剧这一中华瑰宝意义重大。木偶艺术作为中华瑰宝、艺苑奇葩,其艺术造型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精湛的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和现代化的造作装备也是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江西木偶剧的舞台艺术能够突破传统的木偶戏曲舞台,人偶同台甚至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几个木偶品种。除了其真人造型可爱俏皮、木偶造型精美绝伦外,并且在配乐和歌曲方面也是经过精心创作和编排的。总之,无论是人偶造型方面、舞台配乐方面,还是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的手段运用,江西木偶剧的舞台创新无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努力打造着木偶舞美的上乘之作。

总之,江西木偶剧团充分利用其丰厚的创作资源,精心改编与创新出一批批优秀的木偶剧剧目,并不断探索与实验木偶剧舞美效果,传承和发展着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艺术。他们的成功和坚持为戏剧的创作和发展以及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然而,探索和发展的道路并没有完结,江西木偶剧的创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探索前景,这值得所有的戏剧工作者们继续着父辈的脚步,不舍不弃、世代传承。

[1]朱自强.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源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周作人.儿童的文学[J].新青年,1920,(12).

猜你喜欢
木偶剧人偶课本剧
当代木偶剧造型艺术的创作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简析木偶剧舞美设计的空间处理
浅谈木偶艺术的特点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本剧的魅力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大戏—一泄密》
木偶剧进校园瑶乡少年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