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燕
俗语“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高度概括了德育的重要性,尤其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国梦的今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德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旨,充分突显初中语文新课标所强调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笔者借此平台,浅议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德育问题,期盼同人予以斧正。
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游记、散文,都表达了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抒发的情感或说明的某种道理,但这些内容与画家、演员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方式迥然不同,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涵在语言文字之中。一堂语文课,当课题映入学生眼帘之时,作为教师必须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生平与作品的时代背景。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很典型的名家名篇,其内容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个人魅力,无不打上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烙印。因此,我们导入新课时,必须紧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真正体现初中语文的育德功能。譬如,在执教茅盾创作于1941 年的《白杨礼赞》时,就如此介绍了时代背景:当时处在抗日战争的相持时刻,日本鬼子不择手段的对国民党进行逼迫、诱降,所谓的“国军”不但不抗日,而且冒天下之大不韪——疯狂地向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犯,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皖南事变”。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八路军、新四军团结亿万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许多学生陶醉在其中,从而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抗日军民恰似伟岸的白杨树的基础上,体会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感,立志将来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鉴赏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假如学生能诵读一些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佳作,那一定有利于切身体验古今文学作品的音韵美,加深了对作品主旨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譬如,在执教契科夫的《变色龙》时,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善变的语言和神态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并轻松的概括出主人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和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许多学生深受启迪,立志真诚待人,奉献社会,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汉字造字原理的分析来陶冶爱国情操。譬如,在执教法都德的《最后一课》时,针对文本中“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的描述,就点拨道:“语言是祖国的象征,作者如此的表达充分体现了爱国热情,在文章中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爱国热情。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赞同法语是世界上最棒的语言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一致认为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精确、最明白、最具灵性。此时,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汉语优秀的佐证。诸如:“自大”加上一点就构成“臭”字——教育青少年谦虚做人;方方正正是汉字的特点,一撇一捺就构成“人”字,表示只有相互支撑,人与人才能和谐相处,这是我们的祖先对华夏子孙寄予的厚望——做一个脚踏实地、正正直直的人。类似的教学案例,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的伟大,爱国情操油然而生。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指出:假如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祖国语言,那他一定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中华文化,有利于切实完善新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参与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潜能不能很好地被挖掘。新课程改革克服了“注入式”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在教学实践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知识转化,从而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譬如,在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其中有个男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主人公愚公拖家带口移山是愚蠢的行为,假如把自己的家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岂不更好啊?”大部分学生发出了赞同声。此时,笔者要求学生围绕“移山还是搬家?”进行讨论,在师生互动的前提下,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1)《愚公移山》一文的体裁属于寓言,作品讴歌了人民战胜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发扬光大的;(2)假如作品中的主人公带领全家搬家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取的。达成上述共识后,许多学生切身感悟到了作品蕴含的思想美,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坎坷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务必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科学、合理地渗透德育,逐步让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陶冶爱国情操,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在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