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傲莉
(黑龙江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10)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这一世界性课题逐渐成为每个国家及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根据分析调查数据预测,到2051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全国将有31%的人口超过60岁。这意味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转型将会比大多数发达国家更快,而且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将不得不比其他国家“养活”更多的退休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企业年金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来说,企业年金不失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对所在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企业中,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项对企业和个人都非常有利的制度。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迈开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一系列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也积极向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了他们经过多年累积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划分出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层次,并且逐步确立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等三级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企业年金也就是以上所列述三个层次中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对企业年金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企业年金又叫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和员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的指导和鼓励下,根据本企业经营状况资源为员工建立的一种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不足、提高员工退休生活保障水平为目的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简而言之,企业年金是以国家政策和企业经济实力为基础和依托的一种保险形式,由员工在企业的统一组织下依法参加;它是以提高退休职工生活水平为目标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它就是员工福利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企业必须按人头发放的广泛福利,作为一种激励导向的福利制度安排,它在给员工带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更专注于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它更倾向于是企业的一种激励制度,企业可以通过这一制度实现对员工的长效激励,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对传统福利制度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在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逐渐明显之际,正在步入或者是即将步入老龄化的人口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更加关注,不仅如此,许多年富力强的企业员工也希望自己在退休后的生活品质不会下降,所以,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事情。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发展不再单纯的需要技术、资金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所以,如何稳定人才,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只有把企业和员工的长期利益融合到一起,在此基础上再建立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和福利制度,最终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频繁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想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必须对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进行探讨。经过长期的研究,企业管理学家们发现,造成企业员工频繁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即企业的激励因素与保障因素。企业员工离开企业的原因大多是对企业现行的保障制度不满意,而留下来的员工则大多数是因为对企业的激励制度比较满意。
企业年金的本质就是把原本属于员工的一部分薪酬延迟到员工退休以后发放,为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而且企业退休年金的数额与员工的工作年限挂钩,员工的工作年限越长,企业付给员工的企业年金就越多,员工的退休收入也就越多;并且如果员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达到足够的年限后,退休后获得的收入总额还有可能高于这些年来员工所缴纳薪酬的总额度。所以,如果员工想要跳槽则意味着它会失去很大一部分的退休金,增加了其跳槽的成本,所以在经过了一番权衡之后,员工在很大程度上会选择继续留在企业,该制度在留住重要岗位的企业员工上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如果企业雇佣一名员工,就需要承担该员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的福利费用等人工成本。无论将这三者进行怎样的划分、企业财务会计如何将这三者进行处理,从根本上来说,这三者都是企业雇佣一名员工所必须担的劳动力成本。这时候,通过企业年金的建立,就可以适当的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首先,企业给职工增加的薪酬不变,通过企业年金的建立就可以减少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用。其次,在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企业年金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的职工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及更多的权益。这样一来,企业年金的建立,在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的同时,又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员工为企业劳动的积极性。人员激励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所以,企业年金存在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年金对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作用。
企业的薪酬要公平而又具有效率,才会使企业的员工与企业间的关系处于和谐的状态,而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否和谐,则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年金的建立不仅使企业职工获得了实惠,而且还将企业的长期发展与职工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不仅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逐渐的减少了,而同时有加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企业年金的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与人才一起流动的不仅是人本身,还有其身上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为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年金使人才的流动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劳动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目前,根据我国企业年金在市场中的运作情况,企业年金在我国可以分为三种运作方式,即企业自办、社保机构经办和市场化运作。企业自办主要是基于由“理事会内部受托模式”为代表的十几个垄断性行业的企业年金模式;社保机构经办是指由社保经办机构作为受托人的企业年金或服务提供商;市场化运作是指采取信托模式来对企业职工的年金进行运作。分析以上三种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运营模式,会发现这当中所涉及到的信托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也就是说,这三种形式在运作工程中,都会一定程度的给企业带来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指的是当企业年金基金用于投资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时,由于债务人不能按时完成其合同所说明的义务,或由于其信用状况下跌而造成企业年金基金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一项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年金计划成败的重要因素,它普遍存在于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的管理结构关系链中,而且其将受到受托人的管理不善以及其他监督不力或者违法行为等的影响而受到损失。因此,在企业进行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时,信用风险是其首先需要考虑到的风险因素。
2.投资风险。企业年金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投资管理。而投资风险就是指在企业年金投资的过程中,由于金融资产价格利率的变化、关联交易、通货膨胀、国家政策等金融和非金融的风险因素所引起的造成企业年金的价值在一个投资阶段内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企业年金的价值达不到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和员工带来损失。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转换成现金,或者不能应付可能发生的大额支付的风险。
1.强化关于企业年金的法制建设工作。企业年金在市场上的发展方向和质量直接受到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所以,当前通过政府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重中之重。对企业年金的各项内容及其设计的有关机构的权限等进行明确,健全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机制,争取在损失不可避免的发生时,能够将损失最小化。
2.对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系统实行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操作过程中应尽早发现相关的从业机构存在的问题,从而使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能够在最初阶段得到妥善的解决。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年金在其操作的过程中改善了透明度,以便参与企业年金项目的各方都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从而使由于虚假错误信息而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大幅的减少。
3.同时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制定相关的优惠配套政策;或者试行托管制度,将企业年金从企业的资产中分离出来,独立运行,并保证企业年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有用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保证员工的利益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保护,从而确保即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时期,员工的年金支付也不会受其影响。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减少劳资纠纷、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稳定企业职工、避免职工频繁跳槽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同时,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运营制度尚未完善,仍然存在很多可能损害企业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风险,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继续发展与完善企业年金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1]林义.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万凌燕.企业年金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3.
[3]杨胜利.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研究[J].理论探讨,2011,(6).
[4]志伟.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12).
[5]刘瑞霞.试析企业年金的风险及控制[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8,(11).
[6] 朱隽.浅析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J].经济师,2012,(12).
[7]陈娜.关于企业年金人力资源激励作用相关问题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