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2015-08-15 08:47许海燕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教学情境

许海燕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注重个性化,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和独立思考学习历史,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98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注重个性化,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爱看历史影片、历史课外书却不爱看历史教科书。这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分析,重具体轻抽象,重结论轻推理,重主导轻主体”的不足,导致难以开发学生潜能,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历史课都被看作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笔者认为在历史课教学中,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探究式学习的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那么,在历史课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呢?

一、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前提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即让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积极的学习过程,需要一个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而构建对话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这种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演示和讲解等,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主要包括:(1)真实或真诚。即教师表现真我,不矫饰、虚伪和防御。(2)尊重、关注和接纳。即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生身心的方方面面。(3)移情性理解。即教师将心比心,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或点拨。在这样一种轻松、积极、平等的教学心理环境中,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和压抑,才能在课堂上由衷地展现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置疑、发问,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出问题探究

新课改提倡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创设适合的教育情境,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传递情感,激发情感,在情感体验中生成新知。如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时候,笔者就要求学生“穿越”回到宋代,把应穿的服饰,吃的食品,住的房子,出行的工具,城市的娱乐场所,风俗习惯等一一描述出来。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阅读课文,查找资料。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也可以播放电影《伦敦上空的鹰》有关敦刻尔克撤退的片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性。影片播放完毕,教师应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当前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个问题,使学生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穿越”,让学生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比较古今异同。

三、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探索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活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格言所写的“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真正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辩论会,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仿制历史文物等等。如讲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南北矛盾时,笔者安排了一次选举林肯当总统的投票活动,一方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另一方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并要求双方必须陈述理由。学生为了熟悉情境主动查阅资料,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最终把南北方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展示,潜能也得到了释放。这远比教师空洞的陈词和书本上枯燥的描述有说服力、震撼力。在这种体验中,他们走进了历史,又走出了历史。

四、挖掘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在历史教育中,乡土历史资源不仅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丰厚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不但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例如在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欣赏出土于贺州八步区的麒麟尊,工艺精湛,造型独特,是中华民族古代艺术精品,学生看后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的历史知识。除了在历史课堂上穿插运用乡土资源,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开展“了解身边的历史”的系列活动——探寻和自身姓氏相关的文化知识,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的变化并探究变化原因,画家族树,采访历史见证人等,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沟通、表达和执行的能力,开阔了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帮助学生更积极地去学习,让历史课堂更精彩,让孩子们爱上历史课!

[ 参 考 文 献 ]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陈翠荣.透视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理念[J].教学与管理,2004(31).

[3]魏运华.人本主义与教学[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4).

[4]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教学情境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策略研究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