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彬,谭 粤,平志勇,胡 丹
(大理学院工程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基于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学反思
杨荣彬,谭粤,平志勇,胡丹
(大理学院工程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Ⅱ”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基本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课程教学以学习活动为中心进行设计,结合不同的设计专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对课程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等方面深入思考总结,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在专业基础课教育中开展教学实践的能力,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设计基础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DOI]10.3969/j.issn.1672-2345.2015.06.022
大理学院作为云南省内滇西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座落于秀美的苍山洱海之间,学校结合自身建设的发展特点和特殊的地域优势,200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建筑学专业,为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1〕,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招生形势良好。
“建筑设计基础Ⅱ”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按照大理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对专业的基本要求“……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了“建筑设计基础Ⅰ”、“建筑制图”〔2〕、“形态构成”〔3〕等课程的基础之上,将基本的图形表达、模型制作和设计理念等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的专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方法和熟悉完成一个专题设计周期的能力,同时为“建筑设计Ⅰ”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是学生进行专业设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本课程自2011至2012学年第2学期开设以来,至今主要对建筑学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同学进行了教学。在每一个年级的教学中,任课教师都不断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总结出宝贵的教学经验,进行适当调整,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是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分析与描述、方案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4〕。关于教学设计的模式,乌美娜教授提出了比较宏观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5〕,余胜泉先生等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6〕则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而在“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教学中,我们主要尝试着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尝试设计、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结构化分析、教学方案的优化、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4个阶段进行(见图1)〔7〕。
2.1教学内容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为高年级的专业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循序渐进的专题设计训练,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深入学习,并与后续专业设计课的专题设计相衔接。“建筑设计基础Ⅱ”主要包括4个专题设计(见表1):第1个设计专题——食品亭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对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的理解和认识,选取大理学院古城校区内的4块地段,让学生在进行专题设计时,不仅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进行思考,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出美化校园的小品建筑,为学校的师生营造一个休闲、游憩和交流的场所。第2个设计专题——品牌专卖店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对建筑单体的设计能力,包括建筑造型和室内设计的相关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不同特点专卖店的设计,任务书所给的地段是一块虚拟的理想场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设计和表达。第3个设计专题——外部空间体验分析,主要培养学生对已建成的实际建筑和外部空间进行分析。通过食品亭设计和品牌专卖店设计的训练,学生基本对建筑与外部环境、建筑单体(建筑造型、室内设计)等有一定的基础和认识,结合本专题的实际调研,使学生对建筑方案与实际建成建筑之间进行分析和比较,进一步理解建筑的设计知识,用徒手画钢笔画、色彩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加强学生的绘图表达能力,同时为高年级的建筑测绘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外部空间体验分析专题选取了大理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如:大理学院古城校区第一教学楼前广场、大理古城洋人街、大理古城红龙井街区、大理古城玉洱公园、大理古城人民路、下关人民公园广场、下关明珠广场、下关全民健身中心广场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对大理地区的地域特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分组的方式(2~3人/组),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第4个专题设计为——别墅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一个专题训练周期的掌握能力,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专题设计起到衔接的作用。该任务选择了溪边、山地、海滨地段(虚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并结合不同地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实地调研已建成的别墅案例进行分析,设计自己理想的别墅,通过调研报告、图纸、模型等方式进行设计和表达。别墅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题设计,是对学生设计和表达综合能力的训练,结合清华大学关于别墅设计宝贵的教学经验〔8〕,我们也尝试着运用在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中。
图1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2.2教学过程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见表2)从第1周到第13周,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第13周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包括任务布置、不同类型的设计专题讲座、针对各个设计阶段出现问题的讲座、请专业教师进行的专题讲座等组成;实验教学部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个专题设计进行小组辅导,并针对不同专题进行教师轮换,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辅导;实践教学部分则主要包括上板和全班评图两个部分。
表1 “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教学设计
表2 “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学内容与教学周期的一致性由于“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在2011级的教学中主要安排在
2012至2013学年的第1、2两个学期,期间还包括了小假期的时间,因此,4个专题设计的时间相对充裕,学生完成的效果相对较好;而2012级同学的学时主要为2012至2013学年的第2个学期,总共13个周次,4个专题设计的周期相对较短,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相对要差一些,教学内容应该结合教学周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设置,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2学生的图纸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几个专题作业都需要学生将前期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并综合地进行模型、图纸的表达。但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模型、图纸交流,发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很大差别:有的同学已经可以用计算机建模、手工建模,而有的同学还停留在简单的草图阶段。但是,一个总体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同学都考虑了很多,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最终的模型制作也不错,但是在最终的图纸表达中却不能把自己设计中最精彩的部分展现出来,也不能够把前期的设计表达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自己的设计中,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3指导教师之间及时沟通的重要性课程的理论、实验和实践部分由几位任课教师和建筑学专业教研室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结合各自指导的实验小组,针对不同专题设计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交流与沟通,例如:在食品亭设计中发现学生在设计中,不能够将前期所学的设计知识和绘图知识灵活运用于设计当中,老师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辅导,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在理论课上进行相关专题的讲座——设计方法的运用、空间构成与设计的知识等,不仅巩固学生的前期知识,也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几位教师共同探讨设计任务书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学的目的、设计周期、设计地段的选择、计划进度的安排,以及评分标准等,并向教研室里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通过给学生的专题讲座、综合评图等方式,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3.4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护是整个教学设计中关键的内容。把学习动力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通过引起学生兴趣、正面鼓励、利用认知冲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促使学生成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设计专题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校园内地段,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思考设计;外部空间体验结合大理地区的特色——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的街道、空间(洋人街、红龙井、人民路),当代的建筑外部空间(下关),还有学生自选的沙溪古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实地调研、分组测绘、绘制图样、制作图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与设计,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重要的作用。
“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已经在建筑学专业的3个年级进行了教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例如能够引导学生把前期所学的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设计专题相结合;学生也开始学会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综合考虑进行设计;能够在教学过程及时调整专题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改善教学效果;将学校的实际环境引入专题设计中,使学生能够到实地踏勘,对熟悉的环境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等。
但是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也发现了还有一些需要调整的方面:例如建筑学作为新开设的专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体系和模式,通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进行调整与改进,而教学周期则与培养计划的学时相一致,因此在教学周期与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要通过教学改革等方式进行调整。学习活动中不同的主体,由于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等差异,导致学习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主体进行辅导,针对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教学,努力改善教学效果;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基础知识去表达自己的设计图样和制作模型等。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建筑有一些感性认识,并具备一定图样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之上,以大理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为指导,与专业的主干课紧密联系。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重点通过对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设计专题、学生表达设计的能力(图样与模型)、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善。首先,在教学内容中结合不同的专题,突出训练的重点,选择学生较为熟悉和感性趣的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其次,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表现技法表达自己的构思,通过图样和模型的方式,为高年级的设计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深入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教学反思〔9〕,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本门课程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素梅,郝倩茹.大理学院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0,9(4):97-100.
〔2〕金方.建筑制图(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顾馥保.建筑形态构成〔M〕.2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
〔5〕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3.
〔6〕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7〕杨荣彬,李汝恒,胡永茂,等.论地方高校建筑学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10):81-85.
〔8〕杨荣彬,李汝恒,赵素梅.基于建筑学专业主干课基础性教学的再思考〔C〕//2012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86-391.
〔9〕姚玲.教学反思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J/OL〕. 〔2014-06-12〕.教书育人(高校论坛),2013(8):52-54. http://s.wanfangdata.com.cn/Paper.aspx?q=教学反思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20DBID%3AWF_QK&f=c. Periodical.
(责任编辑袁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45(2015)06-0085-05
[基金项目]大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YQN201005)
[收稿日期]2014-06-16[修回日期]2014-09-10
[作者简介]杨荣彬,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教育和地区建筑创作研究.
Teaching Reflective of Teaching Design of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Course 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II
Yang Rongbin,Tan Yue,Ping Zhiyong,Hu D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Abstract〕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II is a required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e majors.It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basic desig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Learning is the center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is running through the whole teaching with different design projects.Through the teaching reflection,we are trying to summarize the teaching content,methods,and the stimulation of students'motivation,and to improve the teachers'and students'abi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and to promot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tudy.
〔Key words〕architecture;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II;teaching design;teaching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