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做了如下界定:其一,“语文”指语言和文字。其二,“语文”指语言和文学。结合当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更贴合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的,就是“语言和文字”这一层面。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在言语作品上,而“言语”是指“处于具体语境中的含有实际表达意义的句子,由储存状态下意义不确定的语言单位生成”。那么,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始终围绕“作品的解读和作品的生成,需要用到的材料和知识仅限于语文文字和文体语体”,所以“语文课永远不会变成历史哲学课或者理工农医课”。
然而在如今的一线语文教学课堂上,因为部分教师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层面或肤浅或片面的理解,加之对所谓文化深度的“自觉追寻”,导致本该是“含英咀华”的语文课,摇身一变成了语文味全无、伪文化意味颇浓的历史或哲学课。因此,笔者大声疾呼:语文应该回家,语文应该回到那个“咀嚼深味言语”的家!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在“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精品课展示活动上所听到的课程,对“在言语的咀嚼深味中,让语文回家”这一论题加以阐释。
课堂简录甲:
课题:碰撞——《雷雨》品读交流会
过程:
多媒体展示《雷雨》的背景资料。
引用周国平先生对《雷雨》的相关评论进入课题。
讨论。小组内读书笔记碰撞,讨论出本小组内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悲剧”原因,并结合课文内容找证据,最好是原文,组内做好讨论记录,派代表全班碰撞。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下一个大大的“悲”字。
交流。有五六位学生发言,分别从阶级观念、性格、价值观等几个层面,对《雷雨》这一悲剧成因进行归纳。
归纳主题。
阅读文本的方法归纳和教师推荐书籍。
课堂简录乙:
课题:品味台词的魅力——我读经典之《雷雨》
过程:
教师以“有哪些经典台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问题,进入课堂。
教师引导:
通过台词,探讨周朴园的“有情”和“无情”。
学生体验:
学生合作片段一:“三十年前,在无锡……”
学生合作片段二:“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学生合作片段三:“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实验验证,再读文本:请找出你觉得很有戏味的片段进行品读感悟,然后呈现分享。
归纳台词三味:戏文味、语文味、人情味。
作为经典的《雷雨》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因为其不同凡响。那么,这部戏剧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凡响,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思想境界?这自然是横亘在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雷雨》剧本本身结构严谨、人物台词极具个性化。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味台词,这样才可以走近人物。课堂简录乙的设计就颇有智慧。一开场,教师便与学生分享了经典台词,学生兴趣被瞬间激发。在授课教师引导下,在学生反复咀嚼中,读者与剧中人物越靠越近,实现了灵魂的沟通与交流。
而课堂简录甲从设计上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却空洞。多媒体课件上引经据典,周国平、鲁迅等名家轮番出阵,甚至连作者本人曹禺的话也成了课堂设计的一部分。观者一瞥,文化含量丰厚,实际上学生却茫然不知所得。即使总结出了“悲”背后的原因,但是最大的遗憾便在于,本该作为核心去品味的戏剧台词,却沦为主题的附庸。
然而,在具体操作这个层面,我们又该如何让语文回家,回到那个“言语深味咀嚼”的家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课堂设计方面。我们要寻找一堂课的内核,简称课核。课核就是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最初想法和创意。在吃透课文、研读相关参考资料之后,我们就会把思考研读的想法进行细化或者修改,形成教学设计的蓝图。
其二,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习,要有学而不厌的态度;其次,学习要有研究性,要有诚实无伪的专业精神和追求。课文要反复读,真正读懂为止,读出自己的真体会,真见识。
其三,言语的深味咀嚼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在哪里,“章”在哪里?它们就在浩如烟海的东西方文学理论里。笔者在执教温庭筠《望江南》时,就从“梳洗罢”中“罢”的古音入手,因其入声韵的短促和悲怆,进而把握全词的情感基调。然而我们在课堂上多见的,皆是从意象入手进行品析。一首诗词是意象,十首诗词还是意象。长此以往,连学生都知晓了“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来解析诗词的方法,缺乏理论建构,言语的深味咀嚼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炼,提升理论修养,方能在“让语文回家”的康庄大道上无畏前行。
总之,具体而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的体验对象,更是语感养成的重要阶梯。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言语的深味咀嚼”中让语文回家!
参考文献:
李运富.语文的核心是“言语作品”.语文学习,2014(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