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四川 遂宁 629000)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初探
青小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四川 遂宁629000)
摘要:2014年四川省十二届省运会在遂宁落幕,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要面对新型体育场馆的管理问题。本文结合体育场馆管理现状,探讨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逐步完善管理,使其充分利用目前体育资源服务体育教学、服务社会,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场馆的体育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体育场馆;模式;初探
体育事业在我国开始蓬勃地发展,体育场馆设施已经成为作为体育事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体育场馆作为教学科研场所所用,是高校基本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本体作用不仅可以服务地方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康体健身和体育文化的需求。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中,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分赛区之一承担了篮球、足球比赛等多项任务,新建和翻修一批体育场馆(地)。比赛结束后,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对我院体育场馆进行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省十二运会成功举办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场馆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足球场翻新改造、新建篮球馆,更新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
1.1体育场馆数量多
我院体育场馆(地)数量情况统计一览表(1)
1.2场地占地面积广
学院体育设施总体上有一定规模,占据了大半个校园,主要场馆分别是田径场,体育馆(7716m2)、风雨操场和大学生素质扩展训练基地(568m2)。
田径场及看台面积统计一览表m2(2)
风雨操场室内外面积统计一览表m2(3)
1.3建设标准较高
为了更好地举办省运会篮球和足球比赛,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我院体育场馆(地)(地面、空间高度、光照度、温度、通风、音响、交通疏散、平面布局、设计方案)从设计到建设,其理念和标准都较高,其设计容纳量和运作标准也都高于普通建设。新建设一个综合体育馆,内设配套的洗手间、洗浴间、运动员和教练员休息室、贵宾室、新闻发布中心等,新翻修我院田径场,在田径场内设置标准足球场和高标准的绿茵草皮,场地正面设有主席台、升旗台和5000观众的看台,与其它体育配套设施一起使用可举行多种类体育赛事。
1.4涵盖范围较全
根据省运会比赛要求,我院体育场馆建设涵盖范围比较全面,从标准的体育田径场、篮球体育馆,到专业的室外橡胶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再到室内木质地板的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体操形体室、拳击室等体育设施场地均有涉及,这些场馆(地)对于我院开展体育比赛、训练、教学、全民健身等活动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学院体育场馆目前没有专门经营型的管理模式,导致产业化运营的手段匮乏,经济效益不高,收费标准不明确,体育设施使用者管理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的管理模式和高水平经营人才,我院体育场馆(地)造价就要达到十几万元甚至是几百万、几千万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使用者自身控制力不强,加上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劝阻制止,就会出现部分人在场地中乱扔垃圾、吸烟、乱倒水等现象,导致场馆内卫生环境糟糕;另外穿皮鞋、高跟鞋、轮滑者、自行车、电动车随意进入场地,造成我院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备设施破坏严重,使用寿命减短,维修周期减短,每年的维修成本都会增加。
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其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我院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我院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内、外部多重困难的影响,所以必须积极主动地争取院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必须通过合理的运营方式和可行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体育场馆充分发挥作用并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管理好我院体育场馆(地)、设施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其一,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在为在校师生、体育爱好者提供环境良好的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空间。其二,促进学校体育管理现代化、为全民健身服务。其三,体育场馆设施管理能改善我院现有体育设施性能与完好率、延长体育设施使用年限、节约耗损与减少体育资金投入、保障体育设施可以安全使用,防止体育意外事故的发生。其四,学院场馆对社会开放,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并提供保障,达到以馆(地)养馆(地)的目的。
省运会后,我院体育场馆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维护、环境、安全等方面管理要求会更高,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现有管理模式使其更加专业化、系统化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目前主要有目标管理、分散权力管理,承包模式三种管理方式,无论采取何种管理模式,都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使之产生价值并进行多元化的分配和导向的管理活动。我院可形成艺体系负责与学院相关部门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艺体系负责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体育教师能结合专业知识,提高体育服务的质量;二是,熟悉体育场地设施情况,有利于体育设施的充分利用和保养;三是,利于体育部统一调控使用体育设施;四是,提高体育教师待遇福利,调动体育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五是,利用各种宣传转变师生、群众的体育消费观,向校内外提供更多的体育资源服务。六是,弥补管理人员的严重不足具体管理方法如下:
3.1设定经营管理项目
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设定具有学院特色与地方文化内涵的经营管理项目,要将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训练、文艺演出、健身娱乐、休闲、广告和体育文化等项目合理搭配,逐渐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3.2提高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体育场馆(地)管理,终究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在实践中要充分重视专业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招聘,定期进行在岗人员培训,不断提升馆员的理论水平和体育场馆管理实践技能。通过有计划、系统性的人才吸纳,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建成符合我院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3.3配备体育专业指导人员
我院体育师资力量雄厚,派我院体育教师定期到体育场馆(地)为学生和社会人群进行体育活动和健身指导,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3.4制定合理的收费制度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体育项目收费标准和详细的收费办法,收费标准应低于其他单位的收费标准,让更多的社会人群能够承受,如会员、年度卡、半年卡、季度卡、月卡、次数卡等,在体育场馆醒目的位置悬挂通告牌,方便来校体育爱好者了解收费标准,以便做出选择,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另外我院应处理好社会开放和教学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体现公益性和为社会服务功能。
3.5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而又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条例,完善的管理制度应包含:目标管理、财务管理、奖惩办法与手段等内容[1]。目前我院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没有制定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对体育设施管理尤为重要,关系着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体育设施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6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要想落实好规章制度,就必须有监督考核机制作为保障。体育场馆主管领导对规章制度的管理要监督到位,确定各项规章制度在相应管理部门真正的执行,有专人负责制度的组织与管理,对违反或不履行制度的人员,追究其相应责任,保证制度的严格实施。
参考文献:
[1]韩海军,徐玖平.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53-56.
[2]蒋仲君,张恒波.成本——效益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0-23.
[3]闫光,霍建新.北京市中小型体育场馆经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1):87—90.
[4]王德炜.体育场地设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季小卫.十一届全运会后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馆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10—16.
责任编辑:周哲良
中图分类号:G 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5)02-0145-03
收稿日期:2014-12-05
作者简介:青小力(1981-),女,四川蓬溪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On Stadiums Management Mode of Sichuan Vocati onal and Techni cal College
QING Xiaoli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uining Sichuan 629000)
Abstract :The 12th Sichuan Provincial Sports Game ended in Suining in 2014, the management of the new stadium in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s a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management situation of sports venues, this paper explores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 mod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llege. In order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ake full use of the sports resources to serve the teaching and the society.
Keywor ds:Stadiums ; Model;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