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颖
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这是许多语文教师备课时最感困惑的难题。很多教师把语文教材内容当成了语文课程内容,所以,只关注课文内容的理解,忽视了语文知识、方法的学习,从而导致了语文课教学效率低下。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突现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呢?
一、 聚焦语言表达,让学生学习言语智慧
阅读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聚焦文本的语言形式,从以文本内容解读为主,转向以学习文本语言的表达规律为主,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语言的表达规律,用优美的语言去发展、丰富、规范自己的语言,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 聚焦关键词句,学习新颖独到的用词造句。《语文课程标准》从中年级开始,就提出了“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学中,我们要聚焦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咀嚼,在语境中理解其深刻内涵,体会其表达作用,掌握其使用方法。
特级教师许红琴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一句中,“拴”字的教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和启发。许老师首先让学生关注课文中“拴”字与常见用法的不同之处;然后,进行一连串的追问:这是一幅幅怎样的剪纸,具有如此魔力,能“拴”住作者?童年的作者被“拴”住了吗?姥姥的剪纸“拴”住的仅仅是作者的“脚”吗?姥姥仅仅是用剪纸“拴”住了作者童年时的心吗?通过品读词句,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拴”字,表达了姥姥对“我”的关心,也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敬佩、感激之情。一个“拴”字,更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形象、传神。通过聚焦关键词句,揣摩词句的表达,引导学生读出了作者用词造句的新颖独到,体会到了词语活用的精妙。
2. 聚焦精彩语段,学习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苏教版小语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其中不乏表达精彩的语段,有的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段更加形象生动;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巧妙的过渡、合理的照应,使文章气势不凡;有的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环境烘托等写作手法,使文章含义隽永。教学时,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语段,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奥妙,学习其表达的方法。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我们会发现课文中多处出现了景物描写的语段。课文是写人的,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写景的语段,然后以“透过这处景物描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为主问题,逐句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写景的句子对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品读感悟,学生不仅从这些写景的句子中,感悟到了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更感悟到了作者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这样的教学,学生既理解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课文语言的表达方式,达到了言意兼得的效果。
3. 聚焦篇章结构,学习别出心裁的谋篇布局。很多文章,作者在写作时进行了精心巧妙的构思,谋篇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用意。比如,《爱之链》这篇小小说,作者采用“作品人物不知道,而读者全知道”的方法来展开构思和组织材料,这种独特的结构留下了许多悬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一直到篇末,作者才揭示人物关系,让人恍然大悟,既感出乎意料,又觉情理之中。这样的结构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作者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的构思妙处。
二、 关注文体特征,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功能和语体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不同的文体特征,挖掘不同的教学价值,教给学生关于这一文体作品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类。如知道阅读小说要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环境描写;阅读散文要知其神,感其形,悟其言;学习古诗要入境、会意、入情;学习神话故事,要展开想象,学会复述故事等。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就紧紧依托散文的文体特征,教学生怎么来读散文。教学初始,薛老师告诉学生,像读《桂花雨》这类散文,要像翻阅儿时的旧照片一样,静静地读,静静地想,一定要从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去读,体会一个“情”字,也就是作者在这阵阵的桂花雨当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接着,薛老师紧紧抓住“桂花香”这一散文的“形”来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写“桂花香”的句子,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去驻足欣赏、品味一番。如抓住一个“浸”字,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抓住“沉浸”一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将桂花的香气与心中的甜美、浓郁的乡情写得鲜明生动。在语言文字的赏读中,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爱花香、摇花乐、入梦甜”等情感。薛老师告诉学生,阅读散文就是要这样揣摩语言文字,看到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最后,薛老师巡着这“桂花香”,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引向深入,直抵作者琦君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深深怀念。“你能从‘香字中体会出萦绕在作者心头别样的情思吗?”“为什么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薛老师补充了关于“外地”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母亲这句话中比的不是桂花味道的浓和淡,而是对家乡感情的深和浅。之后,又补充了作者的“经历”、补充了写作的特定“时空”,使学生明白了这花香中弥漫的是淡淡的乡愁。薛老师告诉学生:阅读散文就是要在看似读懂的地方,读出深层的意蕴来。教学中,薛老师紧紧抓住“香”字,串起了整个教学,引导学生感其形,知其神、悟其言,教给学生散文的阅读方法,同样是“形散而神不散”。
三、 加强迁移训练,让学生学会实践运用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认识领会”相关的语言知识、阅读方法,而缺少实践运用,那么,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是有限的。《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求“认识领会”的教学,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是一种陈述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对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才能上升为程序性的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语文知识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实践,要根据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按照“认识领会——实践运用”的步骤来设计,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
1. 创设语境,读写结合。学习了课文语言表达规律后,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语境,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语言、写法来写一写。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后,可以创设李时珍到一处悬崖峭壁采药的情境,让学生写一写悬崖峭壁的环境,学习通过恶劣环境的描写,衬托出人物不怕吃苦精神的写作方法。当李时珍采到了崖壁上的一处药材,看到此处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心情?让学生学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通过迁移运用,读写结合,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成了实践技能。
2. 推荐阅读,巩固学法。学习了某类文体或某个主题的课文后,我们可以推荐多篇同类文章,让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学一学,通过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既巩固了阅读方法,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如教学古诗《江雪》后,推荐王世祯的《题秋江独钓图》,让学生运用在《江雪》中学到的阅读古诗的方法,来自学《题秋江独钓图》,来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这样的实践,既巩固了学法,更深化了学生对《江雪》一诗情感的把握。
(作者单位: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