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毅
(四川省新津县中医院 611400)
皮肤湿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由表皮、真皮发生过敏性炎症而引起。临床上常通过给予激素、抗生素等西药进行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瘙痒疼痛症状,但具有暂时性,且易复发[1]。而采取中医中药治疗,虽然见效较慢,但能够根治。现选取我院178例皮肤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医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78例皮肤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符合WHO制定的皮肤湿疹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9例。据统计,年龄14-59岁,平均年龄(41.2±4.9)岁。对照组:男45例,女44例,平均年龄(39.6±3.5)岁;89例患者中,小腿湿疹11例,手部湿疹9例,阴囊湿疹8例,脐窝湿疹患者18例,乳房湿疹患者14例,肛门湿疹患者17例,耳部湿疹患者12例。观察组:男48例,女41例,平均年龄(41.8±2.3)岁。89例患者中,小腿湿疹13例,手部湿疹16例,阴囊湿疹8例,脐窝湿疹患者15例,乳房湿疹患者19例,肛门湿疹患者11例,耳部湿疹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年龄、性别、湿疹类型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息斯敏片(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30),4mg/次,1次/d;地塞米松片(生产企业: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4023268),0.75mg/次,2 次/d,派瑞松(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454),擦涂患处,2次/d。观察组:内服:五倍子、黄柏、蛇床子、牡丹皮、紫草各12g,白癣皮、苦参、金银花、车前子各15g,蝉蜕、地肤子各9g。制成汤剂,200ml/剂,3次/d。外敷:蛇床子、白癣皮、五倍子各30g,土茯苓、苦参、黄柏各25g,地肤子、百部各15g,枯矾20g,冰片12g。1d次/d。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酌情加减外敷次数。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痊愈: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皮损症状完全消退。有效: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皮损症状大部分消退。无效:患者皮肤瘙痒症状丝毫没有消失甚至加重,皮损症状无消退。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运用 x2检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9%,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皮肤湿疹诱因复杂,是一种缓慢型变态反应。具有多形性、复发性、渗出性、瘙痒性的特点。发病不受季节因素、年龄的影响,可在任何部位发病。西药治疗见效快,但主要是激素在发挥作用,只能够暂时性缓解瘙痒、疼痛。治标但无法治本[2]。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皮肤湿疹病源主要来自于机体燥热潮湿而致的血瘀生风、血热,瘙痒、疼痛只是表象,因此,治疗该病清热除湿、健脾养血、泻火解毒是关键。本文中提到的中药材具有止痒消痛、消炎、抗过敏的作用,其中苦参可清热止痒,蝉蜕可祛风止痒,生地、黄芪可补血益气,金银花可清热祛湿[3-4]。诸药联用,病因对症,共奏祛风除湿之功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9%,明显较对照组(79.8%)高,说明中医中药治疗皮肤湿疹具有让人满意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1]卢俊红.中医中药治疗80例皮肤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02):225 -226.
[2]韩玉红.中医治疗皮肤湿疹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0:43 -44.
[3]达文慧.中医治疗皮肤湿疹60例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08):90 -91.
[4]王胜春,宋俐,许庆强,等.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新生儿湿疹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0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