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马敬娥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61400)
为判断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性,检测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A、ALB和总胆汁酸(TBA),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择300例我院收治的各种肝病患者,男228例,女72例,其中急性肝炎140例,慢性肝炎118例,肝硬化42例。对照组132例,均为健康体检者,无肝炎病史,其中男73例,女59例。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用HITACHI公司的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A和ALB试剂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方法PA为免疫比浊法,ALB为溴甲酚绿法,TBA试剂为宁波美康生1物.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循环酶法检测。统计学处理测定结果以±s表示,采用t检验。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PA、ALB和TBA的检测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从急性肝炎到慢性肝炎至肝硬化,患者血清PA浓度逐渐降低,TBA浓度随肝细胞损害程度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A、TBA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ALB仅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各组肝病患者前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s)
表1 各组肝病患者前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s)
组别 前白蛋白(mg/dL) 总胆汁酸(μmol/L) 白蛋白(g/L)对照25.23 ±2.81 7.16 ±3.24 42.33 ±4.21急性肝炎 18.32 ±5.92(1) 150.82 ±8.23(1) 35.65 ±5.32(2)慢性肝炎 16.25 ±2.81(1) 53.26 ±3.15(1) 36.51 ±6.23(2)肝硬化 6.22 ±3.15(1) 92.42 ±6.71(1) 31.82 ±3.32(1)
3.1 当肝细胞受损时PA的浓度能随肝实质细胞的损伤程度加重而明显下降,其水平高低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平行,故可作为肝脏合成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急性肝炎时PA有显著下降,可作为判断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指标,急性肝炎如果预后良好,则随着肝功能恢复PA升至正常水平,而ALB却变化缓慢,故PA是反映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
3.2 TBA主要用于对肝细胞损伤的判断。在肝病时,由于肝细胞损伤,经肝门静脉回肝的胆汁酸不能被重吸收,导致外周血中升高。TBA的生成及代谢与肝脏关系密切,当肝实质性损害时,血中的TBA浓度会随着肝细胞损害程度而升高。本文结果显示,各种肝病患者血清TAB检测结果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反映TBA是肝细胞损害的标志。
综上所述,在急性肝炎组PA明显下降,同时TBA明显升高,说明同时检测PA和TBA可为肝功能急性损害提供可靠依据,是反映急性肝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对各型肝炎病情和预后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