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发红色旅游,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效举措。桂西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祖国西南边疆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所在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桂西又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加快该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意义重大。文章以河池市为例,通过对桂西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及其对策建议,旨在为开发桂西红色旅游、造福老区人民提供借鉴。
关键词:桂西;红色旅游资源;优劣势;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5)02
收稿日期:2014-12-20
作者简介:罗细敏,女(壮族),中共河池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和区域经济。
桂西地区是指广西百色、河池、崇左三市所辖区域,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祖国西南边疆最早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是红七军、红八军的故乡。80多年前,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革命前辈在这里相继发动和领导了威震南天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遗存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和文物,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桂西又是新时期国家重点扶持和开发的连片特困地区,加快该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快桂西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前景
(一)资源富集
桂西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能够成为主要单体红色旅游资源的有70多处。主要分布在以百色市为中心的右江流域、以东兰县为中心的红水河流域和以龙州县为中心的左江流域[1]。以河池市为例,河池是广西早期农民运动的发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我们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百色起义领导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模韦拔群[2]的故乡,是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织领导革命和指挥战斗过的地方。这里还因哺育出韦国清、韦杰、覃健等七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而荣佩“全国少数民族将军之乡”美誉。在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的109个乡(镇)被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划为革命老区,现存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存共有25处。其中著名的有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红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等。2011年初,东兰烈士陵园、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纪念馆等5处革命遗址和纪念地,被增补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同年底,由上述5处景点整合形成的“东兰红色旅游区”,被全国景区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此外,桂西地区还有一些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具有代表性、垄断性和唯一性的绚丽自然风光、奇特地形地貌、浓郁民族风情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河池市为例,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凤山超大溶洞群、天坑群、天生桥群;世界上发育最完美的高峰丛深洼地的大化七百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还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三姐山歌文化”,神秘的东兰铜鼓文化,有“人类文明活化石”之称的南丹白裤瑶文化,全国唯一的罗城仫佬族文化、环江毛南族文化以及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祝著节”等等。这些优质资源和红色资源相融共生于河池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区域互补性强、组合性好,若进行有效整合和综合开发,既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能使旅游者在一次旅行中可以享受到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旅游内容。
(二)政策扶持
桂西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大石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和水库库区 “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发展红色旅游具有从国家到地方多层面的政策支持。其中,《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红色旅游区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中央政府投资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景区、红色旅游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明确指出要“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012年,全国政协调研组赴广西开展旅游扶贫专题调研,建议在广西设立“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在东兰、巴马、凤山设立“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基地”,并赋予一定的先行先试权。广西《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桂政发〔2010〕92号)明确规定“把百色、河池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在广西倾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性的、惟一性的红色旅游产品,将红色旅游发展成为广西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到2015年,广西红色旅游将成为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和国际红色旅游协作示范地,成为广西旅游业主打品牌之一,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3]。桂西三市地方政府也编制出台了各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把红色旅游作为重大的政治、文化、富民工程来抓。
(三)区位优势凸显
桂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南(宁)、贵(州)、昆(明)经济中心区,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目前已成为我国大西南出海便捷通道、交通枢纽和“黄金走廊”。如河池地处桂西北边陲,东连柳州、西接百色、南界南宁、北邻贵州,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往东出海的桥头堡。经过几年来实施“抓好铁公机,打通金水道”重大项目建设,交通面貌有了显著改善。不仅有黔桂铁路、210国道、323国道横贯境内,而且实现了(南丹)六寨至柳州、都安至南宁高速公路贯通以及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各公路主干道与各核心旅游景区(点)之间的道路也已建成;河池机场已建成移交广西机场管理;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于2014年9月建成通车,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并于2017年底建成;来宾至巴马、融水至河池等高速公路也将于2020年建成;金城江至南宁高铁、红水河航道复航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和使用,桂西地区的交通将更加便捷、区位优势更加凸显。endprint
(四)前景广阔
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发表的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4]。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过去5年,广西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年均增长19.3%,旅游总收入以年均30 %的速度增长[5]。《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预测,到2015年广西年接待红色旅游人数达到2500万人次,年增长11%;红色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年增长23%。据统计,2006至2008年,河池市各红色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达106万人次,直接产生社会效益达1.7亿元;2011至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分别达853.27万人次、1068.46万人次、1288.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分别为59.42亿元、90.23亿元、113.4亿元。乘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河池的红色旅游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二、影响桂西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桂西地处“老、少、边、山、穷、库”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如河池所辖的11个县(市、区)目前仍有7个属国家级贫困县,2个属自治区级贫困县,每年投入旅游开发的经费基本上靠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和市、县两级300—500万元的财政拨款。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旅游环线无法形成,各景区(点)之间的连接道路等级低、路况差;景区内停车场、公厕和排水、供水、供电等设施落后;旅游宾馆、酒店不足,档次低。如东兰县目前没有一家四星及以上宾馆酒店,三星仅有4家,二星或相当于二星4家。
(二)资源整合不力
受思想认识、经济条件、技术等因素制约,目前桂西地区很多相融共生的高品质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开发,难以形成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带动红色旅游发展。如河池的巴马只考虑长寿,凤山只看三门海,南丹眼中只有白裤瑶,天峨只重视龙滩,宜州则是“唱着山歌等你来”……“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这种“诸侯割据”式的开发,导致河池旅游目前仍处于粗放低效阶段,资源整合度差、精品少、带动能力弱、综合效益低,严重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开发。
(三)人员素质不高
主要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专门人才紧缺、从业人员队伍素质不高。以桂西红色旅游核心区的东兰县为例,目前该县旅游局仅有13名在职人员,其中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只有1人,在职本科4人、大专5人,大专以下3人;大专以上学历中,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各1人、经济管理2人,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外语专业的竟无1人!其他从业人员大多未接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特别是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服务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大多只有初高中文化,有的还是半文盲,综合素质能力不高。
(四)景区魅力不足
虽然《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划定在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第三位,但由于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因素,显然无法与江西的瑞金和井冈山、陕西的延安、贵州的遵义、河北的西柏坡等国内五大革命圣地相抗衡;加上近年来广西周边的贵州、湖南、广东等省及区内桂北、桂南、桂东不断开辟红色旅游抢占市场份额,对桂西红色旅游造成的替代性竞争力俞来愈强。而且目前桂西大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点)开发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一些景点“名气大,看点少”,甚至是“有点无景”,不少地方就是一幢简单的房屋或某个荒凉的遗址;多数景区在经营上还停留在简单的遗址参观、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旅游者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很难引起游客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以及重复游览的冲动。
此外,桂西地区在对外宣传推介上还缺乏一张鲜明精致的红色旅游总体形象“名片”,导致宣传主题不够明确、独到和生动;加之缺乏主流媒体强有力的广告推动,使得宣传力度、广度、深度不够,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
三、加快桂西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 规划先行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复制的、不可移植的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文化遗产,具有严肃的政治特点和传统革命教育意义。同时,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乃至经济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桂西作为贫困面广、贫困度深、脱贫致富难度大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要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各级党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红色旅游的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加强规划,促进广西红色旅游的发展。在加强领导方面,各级党和政府要把发展红色旅游资源提上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亲自抓,主管部门要集中精力具体抓。同时,积极借鉴井冈山、延安和西柏坡等地红色资源开发的成功管理经验,如成立红色旅游管理部门[6],专门负责红色景区的建设和管理;借鉴成熟红色景区的相关管理体制严把政治关,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项目应保持红色旅游的本来面目,绝对不能歪曲革命历史,禁止不健康红色旅游项目或产品开发生产,确保红色资源的积极保护和健康发展。在发展规划方面,既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原则,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又要遵循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的独特性,满足三方面的特殊规划设计要求[7]131:满足“红色情结”的需求、重视红色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突出红色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涵。
(二)拓宽投入渠道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环境endprint
资金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桂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地方财力有限,必须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一是要合理利用国家的红色旅游开发政策,争取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投入。如河池市在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活动中,争取到红色旅游国债项目资金600多万元用于红色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创新投入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红色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建议在自治区层面,设立红色旅游专项资金;桂西地区则应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吸引区内外投资者参与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三是要利用政策扶持机遇,整合各种发展红色旅游扶贫资金,夯实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桂西地区发展红色旅游具有从国家到地方多层面的政策资金支持,如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以及自治区革命老区大会战等都有发展红色旅游的间、直接扶贫资金,桂西地区应当整合利用发展当地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采用免费与收费相结合的经营模式[8]。在国家明确规定红色旅游景点免收门票的政策背景下,可采取景区大门和观览型静态园区与纪念场馆免费,情境体验活动与部分专题项目收费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造血”功能。
交通、食宿、环境等基础设施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保障。一是要改善交通状况,提高进出红色景区(点)的便捷性。以河池为例,目前要加快推进金城江至南宁高铁、红水河航道复航工程建设项目;加快启动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凤山至巴马、南丹至天峨一级路以及巴马那社至凤山、东兰泗孟至武篆等4条旅游道路建设;做好来宾至巴马、融水至河池等高速公路的规划新建工作,加快推进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二是要结合红色景观及旅游线路的规划,建设好饮食、住宿、商业购物、娱乐休闲等服务场所,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住、食、行、游、购、娱条件。三是要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建设、行业行风建设,坚决打击恶意价格竞争、购物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诚信、和谐、有序、规范”的旅游市场良好秩序。四要要着力保护环境,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整合资源 合作共赢
景区分布分散和开发管理各自为政,是制约桂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为此,桂西地区应当加强整合红色旅游资,并注重域内的资源优化组合。
在红色资源整合方面,在域内,就是要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桂西革命历史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红色资源,集合起来打造生动而富有精神指向的专题园区。在域外,就是要积极开展跨区域、跨省际红色旅游的联合协作发展。对区内而言,就是以百色、桂林为中心,以南宁为纽带,构建广西红色旅游大格局;对省际而言,就是要加强与贵州、广东、湖南等周边省份的红色旅游合作,推动桂西红色旅游融于整个广西乃至西南、华南红色旅游的整体开发之中。在桂西旅游资源组合方面,就是要做到将红色旅游与深厚的桂西历史文化结合、美丽山水和南国边境风光相结合,打造精品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和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桂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结合桂西地区的实际,可从两大层面进行组合:一是“红红”组合,即精心打造好右江缅怀红七军之旅、左江追寻红八军足迹之旅的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合力建设好“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二是“红绿”、“红土”、“红彩”组合,即将区域内红色旅游与自然生态、民俗、民族文化等旅游相结合。如河池的东兰、巴马、凤山可将“革命遗址考察游”、“将军故里寻访游”和“长寿养生金三角之旅”、“神奇铜鼓文化探秘”组合开发;崇左和百色还可利用边关优势,把红色旅游和南国边关风情游结合起来。如崇左市在近年来,在开发“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等红色旅游线路的同时,又把旅游业作为“白(糖)、黑(锰)、红(红木)、绿(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育和推动[9]。
此外,还要通过时空结合促进桂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一是打造情境还原体验项目,如重走小平路、吃红军餐等。二是借助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打造桂西红色旅游年。韶山借毛泽东诞辰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三是采用现代媒体高科技增强游客的“红色情结”。四是开设红色景区党校课堂,建造党课、团课现场教学基地。
(四)活化产品 创新营销
红色旅游是一张政治品牌,在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将这张政治品牌同市场品牌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改革、提升陈列馆解说方式。如采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静态展览与动态演示相结合,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二是要因地制宜增加游客参与性游览项目。如在列宁岩附近,建一所具有“当年”浓郁韵味的“学校”,供游客体验。三是要根据老区革命历史,精心创作一批红色歌曲或经典剧目,推出一批展现地域风情的优秀民族歌舞表演项目,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经济,发展桂西红色旅游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宣传策划和营销。一是要精心策划、精品包装,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在设计红色旅游产品的包装时,应着重考虑地方文化特色,把当地的特色体现出来。借鉴井冈山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展现独特魅力的经验。桂西地区可以考虑以“红色福地、神奇桂西”彰显地方特色,即把红色旅游与长寿、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结合起来。二是要创新宣传推广的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媒体采用动静结合、基础性与突破性宣传手段,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同时,采取双轨制宣传策略,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市场中应突出红色主题,在普通客源市场中可以突出景观环境和人文风情主题。三是要结合时效性营销红色旅游产品[7]133。比如,年纪稍大的消费者会选择纸质的红色书籍,而年轻的消费者会选择红色电子书阅读。
(五)营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发展富民惠民红色旅游
针对桂西旅游业人才不足、素质不高的实际,营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一是要舍得花高薪招聘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为我所用;二是要积极选送本地优秀人才外出进修培训,培育“永不走”的专门人才;三是要加强对旅游行业从业员人的教育、培训,提升其业务素质能力;四是要实行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考试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发展惠民富民红色旅游,实现红色旅游开发与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同步。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让当地群众合理分享旅游经营收益的机制,在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商品产销和经营活动中,尽可能吸纳当地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另一方面对当地群众开办家庭旅馆、农家乐以及加工地方土特产等,除了要在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扶持、税收上优惠外,还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努力做到开发一个旅游点、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批百姓,使红色旅游业真正成为惠民、富民产业。
参考文献:
[1]唐峰陵.广西红色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0(12):33.
[2]中共河池市委员会,河池市人民政府.韦拔群精神论[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10.
[3]吴丽萍.红色旅游:广西旅游业未来5年重头戏[N].广西日报,2012-07-09(9).
[4]张 群,赵 亚.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2):134.
[5]彭清华.抓住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机遇推动旅游强区建设跃上新台阶——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N].广西日报,2013-07-05(1).
[6]陶 琼.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237.
[7]朱 亚.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6).
[8]刘 庆.广西红色旅游发展概况、问题与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 23-24.
[9]莫 迪.崇左打造“革命足迹之旅”红色旅游品牌 助推旅游业升级[N].广西日报2013-08-12.
责任编辑 何成学
河池市南新东路3巷50号 547000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教务科 罗细敏讲师 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