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勇,黄大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
温度和营养是影响育肥猪生长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普遍认为,环境温度影响猪的热调节,进而影响猪的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常引起动物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差,抗病力低甚至死亡,是制约寒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营养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影响研究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周勤飞等研究认为随着饲粮消化能浓度从12.99 MJ·kg-1提高到14.57 MJ·kg-1,试验猪日增重及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2];葛长荣等研究认为对生长期乌金猪而言,饲粮蛋白质水平越低,各组试验猪采食量增加,日增重越小,料重比越高[3];而同时研究温度与营养对育肥猪育肥效果互作效应的研究却未见报道。研究以温度和营养为影响因素,探讨不同低温环境和不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对寒区冷应激下肉猪的营养需要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选择日龄相近(120±7 d)、体重62±1.5 kg 健康杜长大三元育肥猪45 头,以温度与日粮营养水平为两因素,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将试验育肥猪完全随机分为9 组,每组5 头,分别接受0~7 ℃、8~15 ℃、16~25 ℃三个不同温度和低营养水平组(低于标准营养15%)、标准营养水平组、高营养水平组(高于标准营养15%)三个不同营养水平交叉处理。试验分组及温度与营养梯度设置见表1,其中适宜温度组(16~25 ℃)与标准营养组(AD2)为对照组。试验预饲期7 d,试验期45 d。
表1 试验分组、温度与营养水平设置Table 1 Design of experiment group,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levels
试验前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地面饲养,每栏一组,饲养密度为2.0 m2·头-1;猪只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器供水,按要求进行常规免疫。猪舍采用冷暖空调控制猪舍的温度。试验正式开始与结束当天早上8 时空腹称重,每日观察试验猪健康状况,准确称量猪群日粮采食量。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猪饲养标准》(NY/T65-2004)配制日粮,各营养水平组日粮配方和营养水平如表2 所示。
表2 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风干基础,%)Table 2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diets(air-dry basis,%)
试验开始与结束称量各组猪只空腹重,准确记录各组猪只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采用EXCEL 进行原始数据处理。对各指标测定结果采用spss19 软件进行极差分析。
温度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日增重影响极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因素中适宜温度水平的均值最大为0.844,说明适宜温度对日增重效果最好;营养因素中高营养水平的最大值为0.796,说明高营养水平对日增重最好,从而得出两因素的最佳组合是适宜温度与高营养温度组能使育肥猪后期日增重达到最佳。温度因素的极差RA=0.278,营养因素的极差RB=0.132,RA>RB,由于极差反映的是因素水平变动时,指标的变化情况,极差愈大,反映指标随着变化水平变化而变化愈大,也就是该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愈大,由此可见,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温度因素>营养因素,即温度较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日增重影响效应更大。
表3 温度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日增重影响的极差分析结果Table 3 Range valu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level on the average daily gain of fattening pigs
温度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日采食量影响极差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因素中适宜温度水平组猪只采食量最高;营养因素中标准营养水平猪只采食量最高,两因素的最佳组合为适宜温度与标准营养水平。温度因素的极差R 值为0.220,而营养因素的极差R 值为0.120,温度对育肥猪采食量影响更大。
表4 温度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日采食量影响的极差分析结果Table 4 Range valu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level on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fattening pigs
续表4 温度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日采食量影响的极差分析结果Continued table 4 Range valu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level on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fattening pigs
温度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料重比影响极差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因素中适宜温度水平均值为3.7,远远低于另外两组;营养因素中高营养水平组最好,从而得出这两因素的最佳组合是适宜温度标准营养水平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大于营养水平。
表5 温度和营养水平对育肥猪料重比影响极差分析结果Table 5 Range valu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level on the ratio of feed and gain of fattening pigs
猪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对新陈代谢进行调节来维持体温的恒定[4]。在寒冷环境下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明显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大大减少,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采食量和增加活动量来维持体温[5-8]。试验中发现低温组试验猪的活动量明显比高温组大,低温组猪群身体颤抖明显,喜欢挤堆趴窝,采食量较高温组明显增加。猪群在生长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维持需要量,只有自身机体维持需要得到保障才能进行生长肥育,冷应激下应该给予更多的营养才能使生长潜能得到发挥[9]。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低温低营养组外,其他温度和营养水平组合组表现为采食量变化不显著,料重比以适宜温度组最低,营养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猪为了抵御寒冷通过自身调节使体温达到恒定,部分消化吸收的能量被氧化分解供能,因此综合考虑环境温度和饲粮营养水平,只有在合适的温度和营养水平下才能使猪的生长达到最佳状态。朱荣生等[10]研究饲粮消化能由13.38 MJ·kg-1减少0.412 MJ·kg-1,同时蛋白质含量降低1.5% 时,对瘦肉型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这与试验相同温度组肉猪生产性能变化相同。于慧清等[11]研究中育肥后期猪的日采食量在1.8 kg 左右,而试验日采食量基本在3.0 kg 以上,与其研究结果有差异,这种不同可能来自温度的差异,低温环境有利于刺激猪只食欲。
试验组中低温和低营养水平下猪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不高,生长速度缓慢,导致育肥猪饲养成本增加。尽管温度和营养在猪饲养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比较而言,影响猪生长性能的主次顺序都是温度大于营养,温度适合时营养物质利用越充分,浪费越少;当温度低于适宜温度时,猪只可通过提高采食量或饲喂含更高营养浓度的饲料来获取更多的营养,用来弥补维持需要的增加。北方寒区冬季圈舍温度不足时,往往使猪只增重减缓,对猪的养殖效益影响很大,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将使猪只的生产性能得到改善。
试验研究低温环境和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宜温度条件和高营养水平组合,即温度控制在16~23 ℃,饲料中营养水平为能量15.4 MJ·kg-1、蛋白16.71%时,猪的生长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温度因素比营养因素对育肥猪的影响更大。
[1]张宗伟,李娜,刘庆雨,等.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不同保温措施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3):101-102.
[2]周勤飞,王永才,王金勇,等.能量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0,46(23):44-47.
[3]葛长荣,赵素梅,张曦,等.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乌金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8,39(11):1499-1509.
[4]吴玉臣,郭爽,阴正兴,等.舍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8(8):183-185.
[5]杨秀平,肖向红.动物生理学[M].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刘胜军,卢庆萍,张宏福,等.高温高湿环境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皮质醇浓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0,22(5):1214-1219.
[7]Quiniou N,Noblet J,Van Milgen J,et al.Modelling heat production and energy balance in group-housed growing pigs exposed to low or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s[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1,85:97-106.
[8]Le Bellego L,Van Milgent J,Noblet J.Effect of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on protein and lipid deposition and energy utilization in growing pigs [J].Animal Science,2002,75:85-96.
[9]尹国安,李想,刘洪贵.垫草对猪的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24(5):36-40.
[10]朱荣生,呼红梅.日粮能量和粗蛋白水平对瘦肉型猪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广东饲料,2007,16(1):26-28.
[11]于慧清,赵北纬.不同营养水平对大白猪育肥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养殖技术顾问,201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