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一门囊括万物、包罗万象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亦是一种全景式的、多元化的、多方面的学习。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课堂和课本这一狭小封闭的天地。因此,冲破束缚,走向丰富,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和社会,已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的奥妙在于大量的阅读、积极地背诵、不断的积淀。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兴趣;课内指导;课外延伸;课内外有机结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70-01
语文是一门囊括万物、包罗万象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亦是一种全景式的、多元化的、多方面的学习。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课堂和课本这一狭小封闭的天地。因此,冲破束缚,走向丰富,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和社会,已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的奥妙在于大量的阅读、积极地背诵、不断的积淀。宋代诗人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还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用地位,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多重功能。所以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背诵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这次课改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为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所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些知识从哪获得怎么获得,一个字“读”。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不仅要依靠课内阅读,还要依靠课外阅读。要本着“得法于课内、寓法于课外”的理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关键。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直接的、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阅读是快乐,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更是一种享受。记得四年以前学生们迈进了小学校园,为了缓和一下刚开始枯燥的拼音学习情形,就试着带孩子们去了图书室。看看他们望着排排书架、望着琳琅满目的图书发出欢呼的叫声,流露出惊讶又神奇的表情,我清楚孩子们喜欢上了书。是的,虽然他们还不认识多少字,不知道阅读的方法但起码他们有强烈的读的欲望;即使他们手中捧着的是连环画、是科幻图书、是漫画。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让他们在无拘无束中亲近阅读,顺其自然,享受阅读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从电视机前离开,自愿、自觉地徜徉于浩瀚书海。直到现在,进图书室阅览仍是我班学生最兴奋,最幸福,更是最享受的时刻。
二、课内指导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而良好的工作方法是以良好的学习方法作基础的”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课外阅读打下坚固的基础。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我设计教学模式三部曲:即强化初读、重视范读、指导精读。首先要读通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在这一环节,学生为了要将课文读通读顺,就必须扫清字词障碍,勾勾画画不动笔墨、不读书。字典随时放在手边,无形中又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师的范读在课堂阅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会吸引学生产生读的欲望,在范读中,引导学生认识“抑扬顿挫”,感受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这在后来的读书演讲活动中均有了出色的体现。指导精读,品味重点词句、赏析好词佳句,感悟作者情感,同时,这一环节中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积累,他们会很主动的将喜欢的优美的语句摘抄到积累本上,还自己起名字“文海拾贝”,并配以赏心悦目的图案修饰装点,到复习的时候就会拿出,到写作的时候就会运用。美其名曰“积累本是自己的小助手”。
三、课外延伸
课堂上周而复始的训练,学生们会慢慢掌握阅读方法,然后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做为老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我们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我们的校园是和谐的校园。假期里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假期开学,发现学生们不仅读了这本书,还认真地做了笔记,而且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也发现了“爱”,发现了“善良”,发现了“美好”。
四、课内外有机结合
根据知识的源流关系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学习《酸枣情》一课时,我出示了《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使读更加深刻;学了《可爱的地球》总觉得文中的安德斯上校说的“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星”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于是进行了课外《只有一个地球》的阅读,使学生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地球的美丽与脆弱,并办了手抄报,写了感想,对环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春风化雨,拨动课内外阅读的和弦,倾听阅读中花开的声音,收获“大语文观”的文学素养,让书香飘满校园,让书香走进孩子们的心田,让书香伴随他们明天绚丽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