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华 吴宝燕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26)
在高中起始年段,我一直思考如何让学生能从汉语的视角,从本源的视角去学习化学用语。从溯源来看,化学用语并不是自己独创的语言文字,它主要借用英语的文字来表达,借用汉语的文字来读写。而化学用语的开创者们以其深厚的语言功底为化学用语的建设带上了深深的文字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但可以从汉字的角度去理解化学用语,更可以从汉字的角度去剖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化学的学习带着一丝文化的气息,而不落入枯燥地去背写化学知识的怪圈。
元素名称和化学专用名词的用字均符合汉语文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汉语的造字规律来理解化学元素的名称或化学专用名词就可以让学生学习轻松,易懂易记。
大部分元素名称在用字上均采用汉语的形声造字法,通过分析元素名称的形符可以知道元素的类别和所对应单质的状态,通过分析元素名称的声符就可以知道元素的读法, 甚至可以知道元素的英文读法(元素名称的造字原理是以单一西音冠上中国的偏旁形成的形声字)。在所有元素中,以“气”作为偏旁的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状态为气态,如氢、氧、氟等十一种元素;以“石”作为偏旁的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状态为固态,如硅、磷、硫等十种元素;以“氵”作为偏旁的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状态为液态,如溴。以“钅”作为偏旁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其状态为固态,如钠、镁、铝等八十多种元素。这样,理解了元素类别、状态与名称的文字结构之间的关系之后,也就能有效避免错别字现象(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元素名称有:“硼”错写成“錋”、“碳”错写成“炭”等)。
化学专用术语是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某些术语可以借助汉字基本构成的部首或偏旁来理解其中的内涵。如化学仪器中的“坩埚钳”,其中的“坩”和“钳”学生极易混淆,如能借助汉字的结构特点则可清楚地区分两者。根据坩埚的偏旁“土”可以知道坩埚是由泥土制作的,属于陶瓷类制品;而坩埚钳中钳的偏旁“金”可以知道钳是由金属制作的,属于金属类制品,再结合实物, 则更能有效的建立学生对于坩埚钳的认识。又如,对于氨气和铵根这两个词的识别,很多同学容易混淆, 但只要让学生弄清氨气是气态, 所以用以“气”为偏旁的“氨”来表示,而铵根具有金属阳离子的特性,故用以“钅”为偏旁的“铵”来表示。再如由氢衍生出来的“氕”“氘”“氚”,通过撇数就能知道氢的同位数的质量数了。
由于有机化学专有名词比较深奥、难懂,因而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不好有机化学。其实有机化学的专有名词的用字, 多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含义、提取方法或原料来源等方面创造的。借助汉语造字法来分析,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有机化学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
(1) 有机化学的名词主要采取的是会意造字法,在汉语的会意字中,声旁一般不表意,但有机化学专有名词常常赋予声旁一定的含义。
①形旁反映物质的组成元素,声旁反映物质的结构含义,如表示不同类型的“烷”“烯”“炔”三类物质,形旁“火”取自于碳字,声旁“完”,表示碳碳单键,碳原子剩余价键完全被氢原子饱和;声旁“希”,表示碳碳双键,含有比烷中氢原子稀少之意;声旁“夬”,表示含有比烯中氢原子还缺少之意。
②偏旁部首表示有机物的制取方法、途径和原料来源。如烃的衍生物中以“酉”为偏旁的“醇”“醛”“酚”“醚”“酮”“酯”等,这些物质均与酒或物质发酵而得有关。以“月”为偏旁的“脂”“肪”“胺”“肽”等,这些物质最初都是从动物体内获得的。
(2)为了简化有机化学专用名词,中国化学家启用了一些切音字,由组成元素名称字的各一部分组合而成, 它既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又可以体现字的读音。如“烃”字是由碳中的“火”和氢中的“”组成,读音取碳字的声母“t”和氢字的韵母“ing”,读“ting”。又如“羟”表示“氢氧基”;“羰”表示“碳氧”;“羧”表示“含氧酸基”等。
在化学专用名词的制定过程中,往往借助某些汉字的特定内涵,来表示特定的化学意义。如在化学物质名称中,为了表达不同价态的酸,我们用“高”、“亚”和“次”进行区分,将最稳定的酸称为某酸,高于此价态的酸称为高某酸, 低于此价态的酸称为亚某酸,再低价态的酸称为次某酸。这样,知道酸的名称就能知道酸的性质和价态,如在含氯的各种酸中,正五价的酸HClO3最稳定,称为氯酸;正七价的酸HClO4称为高氯酸;正三价的酸HClO2称为亚氯酸;正一价的酸HClO 称为次氯酸。如在有机物命名中,将碳原子数目用天干序数表示,通过汉字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有机物中含碳的个数。如在有机化学中,将不同类别的碳分别用“伯仲叔季”这种古代兄弟长幼次序的古代序数表示,其中伯碳表示连接三个氢原子的碳,仲碳表示连接两个氢原子的碳, 叔碳表示连接一个氢原子的碳,季碳表示没有连接氢原子的碳,通过名称,就能知道所属碳原子的性质。如在共价键的区分中,将含有不同电子对的共价键用“单、双、叁”表示,其中单键指只有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共价键,双键含有两对,叁键含有三对,通过名称,就能知道键的性质与特点。
在某些概念和性质的教学中,某些字并没有特定的含义, 但是我们可以从特殊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过氧化钠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氧化钠的性质比较熟悉,我们可以以比较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名称为角度, 从 “过” 字出发,从“过”的字面意思“超过”、“多”去认识过氧化钠的性质。也就是说,过氧化钠在组成和性质方面比氧化钠超过一些、多一些。从元素组成来看,过氧化钠比氧化钠多了一个氧;从氧元素的价态来看,过氧化钠的负一价比氧化钠的负二价超过了一些;从物质的颜色来看, 过氧化钠的淡黄色比氧化钠的白色深了一些;从物质的化学性质来看,过氧化钠均能与氧化钠(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 可从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认识氧化钠)反应的水、二氧化碳和酸反应,只是产物中相比氧化钠的多了氧气这种物质而已。
化学专用名词一般分为表示名称类的名词和表示过程操作类的动词,从构词的角度看,表示名称类的名词属于偏正短语,而表示过程操作类的动词属于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就化学名词来说,中心语表示名词的内涵,而修饰语起到限定作用。如干燥剂一词,其中心语为“剂”指试剂,修饰语为“干燥”限定该试剂具有干燥的作用,故干燥剂表示可以用来干燥的试剂。又如电离方程式一词,中心语“方程式”指一种等式,应满足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修饰词“电离”限定方程式是用来表达电离过程的,故电离方程式就是用方程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相同的例子很多,如酸式盐、碱式盐、纯净物、氧化物和游离态等名词均可采用这种方法来处理。
动宾短语又称“支配短语”,由动词与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合而成,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起支配作用的成分是动词,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从化学名词来看,起支配作用的成分表示一种操作、变化或条件等,受支配作用的成分表示一种结果。如萃取一词,对“萃”的理解可以从群英荟萃、精彩荟萃出发,“萃”表示聚集之意;“取”表示取得、获得的意思,萃取就是聚而取之的意思,也就是通过特殊的试剂(萃取剂)将物质聚集起来而得到的意思。又如聚沉一词,“聚”指的是聚集,沉是沉淀之意,聚沉表示胶体中的胶粒互相聚集在一起而沉淀下来的过程。
有时候,也可以抛弃词的结构分析,仅从字的角度出发,也能使概念具有别样的色彩。如对于电离能一词,“电”即电子,“离”即离开、失去,“能”即能量,归纳起来就是“电子失去所需的最低能量”。又如同素异形体中,“同”即一种、同种,“素”即元素,“异”即不同,“形”即结构或排列,“体”即单质,归纳起来就是“同一种元素组成不同结构的单质”。
化学概念的描述属于判断句,化学基本原理的描述属于陈述句。
在语法分析中, 判断句包含三个要素——对象、标准和结果, 借助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化学基本概念,能清楚地知道化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如对“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这一概念的分析,句中主谓宾是“化合物称为电解质”,主语“化合物”是判断的对象,也就是电解质研究的对象;宾语“电解质”是分类的结果,也就是化合物的分类结果;而定语“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属于判断标准。再如酸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其中主语化合物是酸的分类对象, 宾语酸是对化合物的分类结果,定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是分类的依据。其它相关的化学概念均可仿次分析。
而对于属于陈述句型的化学原理,在对其分析过程中,主要从原理适用范围、原理的陈述结论和要点等关键词出发,将其扩展成学生的通俗语言和形象化思维程序。如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语句分析,定律的使用范围是化学反应,陈述结论是质量总和相等,要点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又如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该原理的使用范围是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在化学中,只有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才存在平衡状态), 陈述的核心事实是条件改变平衡移动,要点在于减弱一词,减弱表明了方向和程度,会向抵消条件改变的方向移动,但不会彻底改变这种影响。
总之,借助汉语文字的造字法、构词法及其句式特点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能使学生由文本化的知识转化为活化的知识,由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由公共化的知识转化为个性化的知识,由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知识。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避免过分追求文字分析的技巧性,而弱化了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忘记了化学的本源知识是什么。
[1]罗炳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化学教师的定位[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2):65-66
[2]张澔.傅兰雅的化学翻译的原则和理念[J].中国科技史料,2000,21(4):297-306
[3]王宝瑄.中国化学物质命名中的汉字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10,(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