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燕 裴培 曹硕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1
摘 要 本次研究以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田径队女子专项100米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训练的视角,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知识,探讨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新思路,以此能够揭示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对田径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专项力量 速度 训练
一、前言
短跑中的100m跑是体能主导类速度性的运动项目,其特点是运动时间短,运动速度快。力量训练的发展,将力量的提高转化为速度的提升是提高100m跑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所在。传统杠铃负重力量训练在短跑的力量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着短跑技术和成绩的发展,但随着如今的运动训练科学化和短跑动作技术体系的进步,在以杠铃负重为主的传统力量训练中有某些训练方法的要求上与现代短跑技术发展脱节。目前,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已经在不同体育训练中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已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
二、概念界定
(一)专项力量的内涵
对专项力量的解释,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专项力量是指运动员在完成专项技术动作时使肌肉力量达到最高水平的能力,不同项目对力量的要求不同,按力量的表现形式可将专项力量分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二)专项技术的含义
按照人体运动原理,根据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充分发挥人体潜在能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专项动作的方法,是一种完成技术动作的理想模式。各运动项目均由一系列技术组成,一套完整的专项技术是由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构成,并具有明显的个体性。短跑是一种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类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以自己力所能量的能力、用最短的时间来跑完全程;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短跑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及专项技术的辨证关系
专项力量必须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只有通过专项技术,才能发挥专项力量的作用,才能使力量转化为专项速度。专项速度与专项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它是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直接因素。
运动实践证明,田径运动是比速度而不是比力量。力量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直接决定因素。在短跑运动中,专项速度的快慢是短跑的核心,专项力量是专项速度的基础,专项技术则是专项速度和专项力量的桥梁。
(一)短跑专项反应速度与起动力量的分析
起动力量指肌肉在50毫秒内达到最大力量的能力。短跑起跑的专项反应速度由反应时和运动时组成。当运动员听到起跑信号后,到开始做动作之间,有一短暂的反应潜伏期,然后两腿同时开始用力蹬离起跑器,起跑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两腿用力的绝对值,还取决于作用力的作用时间。起跑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后蹬动作,此时髋关节动作幅度最大,支撑腿强有力的蹬伸动作主要由臀肌、股四头肌、腓肠肌来实现,所以提高这些肌群的力量就能缩短短跑起跑的专项反应速度。
(二)短跑专项动作速度与反应力量和爆发力量的分析
短跑的专项动作速度是由运动员的单步动作速度所决定,就一腿的动作而言,在一个周期中经历了支撑和摆动两个时期。反应力量指在速度性负荷作用下,快速牵拉肌群,引起强烈牵张反射所产生的超大肌肉力量。关于爆发力的解释目前尚不统一,在运动训练学中爆发力是指肌肉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高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克服阻力的能力。因此,对肌肉进行爆发力和反应力量的训练,就能提高运动员肌肉的收缩速度,缩短一个单步的动作时间,从而提高短跑专项动作速度。
(三)短跑专项位移速度与快速力量耐力的分析
短跑专项位移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单个动作速度的重复能力,单个动作速度是由肌肉的反应力量和爆发力决定,而单个动作重复的能力则是由肌肉快速力量耐力所决定,在短跑项目中,把快速力量作为训练的核心,提高起动力量、反应力量和爆发力量就能使短跑成绩得到提高。
(四)短跑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分析
在体育运动中,体能是运动成绩客观存在的基础,是潜在的运动成绩。它是以技术过程中物质代谢时产生的能量为基础,与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技术和体能均存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技术是体能的运动形式,而体能则是技术的运动内容,各自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因此,技术训练必须建立在体能的基础上,而体能训练又必须以具体的技术形式才能发挥和表现。由此可见,力量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力量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力量的核心。在训练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
四、意义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在不断发展,对短跑运动的特征、有效跑动技术的研究,使得对短跑专项特征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随着体育科技化的发展,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指导思想都在不断发展,对我国的田径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田径运动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