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乐鹏++吕彩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1
摘 要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各方面因素,并经过进一步的探讨提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对策,从而为改善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就业难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逐渐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压力,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市场出现“人才”滞销以及供过于求的现象更为严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是学校声誉的体现,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改善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刻不容缓。
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一)毕业生知识面不广,适应能力不强,专业技术不扎实
据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校间的闲暇时间只有极少学生看书和练习专业素质,而上网、做兼职及做其他事情的人数占了大部分,导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不突出,专业知识面狭窄,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综合素质不强。其次,社会适应能力也较弱,通过对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进行访谈发现,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说明大多数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习到的仅仅是教师所传授的微量知识,但仅仅凭借这些知识与社会接轨还远远不够。
(二)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定位不准,择业期望过高
体育教育专业是为培养学校合格体育教师服务的,由于社会发展形势和需要等原因,部分学生不愿从事教育工作,对社会的认识较肤浅,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择业时盯着福利好、薪水高、工作环境优越的岗位,并倾向于经济较发达的一线城市,极少数毕业生会考虑去经济较落后但急需人才的偏远地区,结果造成“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局面。
(三)毕业生所学课程的设置与社会脱节
学校课堂设置也是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在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课程内容落后,基础知识薄弱,重实践轻理论,课程设置大部分以技术为主要内容,与当今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不符合。并且,学校忽视了学生心理对就业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才能保证就业,而心理教育课程一周仅安排一次课,不合理的课程模式,一方面导致学生知识薄弱,专业技术不扎实,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缺乏灵活性和独立自主能力,缺少独自承受压力的心理。
(四)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出新要求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一专,更重视多能,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好坏,往往决定他是否能被任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尤其是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为迫切。
二、改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
毕业生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毕业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利用空余时间拓宽自身知识面,提高自身知识水平、道德修养、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向社会需要的多技能人才发展。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毕业生。
3.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提高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为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就业观念,在竞争中找准定位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引导其找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毕业生要准确认识自己,认清形势,做到“先就业,再择业”,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环境优越、待遇丰厚的工作,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合理利用相关就业政策,到西部,到基层,到国家急需人才的地区去拼搏,为社会基层事业做奉献。
(三)优化课程结构,培养新型体育教育人才
当今是信息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迫使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根据社会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结构。为了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学校首先应改变重技术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淘汰一些落后的专业课程,开设当今社会需要的选修课,比如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体育健康等相关课程。
(四)毕业生积极适应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新要求
毕业生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为考研打下基础,考研不仅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缓解就业的重要途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行业适应能力,对社会的各种现象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对待,虽然体育教育部门的职位是相对有限的,但体育行业蕴含的机遇是无限发展的,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创业。
三、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也需要学校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就业指导,指引就业方向,只有在这种共同努力的作用下才能改善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参考文献:
[1] 张旭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3):91-93.
[2] 刘献国.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