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摘要】本文采用内部评价方法对《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教材使用现状,提出希望此次高考改革能促进教材资源有效使用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教材评价 语言能力 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25-01
一、引言
近一两年内,我国关于英语高考改革的消息层出不穷,这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于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2014年外语高考改革论坛”就英语高考改革问题进行讨论,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对英语高考改革问题十分重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黄源深(2014)曾对学生上课次数、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等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最大。而教材是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对教材进行正确地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对《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进行内部评价,并分析高考政策对教材使用的影响。
二、教材评价
近些年来,我国高中英语教材已改革修订了很多次。以《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为例,我们采用内部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一)指导思想:该教材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新课标要求,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为主线进行编写。(二)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具体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听说法、情景交际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在课堂上有所体现,尤其是任务型教学法。(三)教材内容:着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新课标,2003)。这五个方面在该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如文化意识,教材中的“cultural corner”这部分就是以中西方文化为素材,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四)该教材由我国外语界知名学者和外国资深专家共同编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地道性,避免过于中式化,也避免过于晦涩难懂。(五)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英语教材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练习册、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等都有助于教学。(六)教材设计:教材色彩鲜明,框架标题醒目,并配有与话题相关的图片,这些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也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该教材具有许多优秀教材的特点,如教材具有吸引力;教材内容适合学习者水平,具有较强的可学性;教材向学习者介绍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程晓堂)。
当然,该教材一定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某些模块的话题有些陈旧,以该教材必修三第四模块亚洲沙尘暴现象这一话题为例,当今雾霾天气要比沙尘暴现象更新颖。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容易改进的,相对于教材整体的优点和特色,我们会以包容的心态接受这些不足。
三、教材与高考
教材一直在改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也一直在完善,但事实上,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它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像课标中所期望达到的那样。题海战术貌似是各个高中都倾向的教学手段,这一普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从需求分析的角度看,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它是高考三大主科之一,权重很大,为此教师教授的内容就自然而然地归结为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学生所需达到的程度,通俗地讲就是卷面体现出来的分数越高越好。这样看来,英语的教学就是绕着高考转,任何事物也抵不过高考分数,更不用说教材内容对学生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教材本应发挥出来的作用被抹灭了,教学完全受高考指挥棒的支配,使学生为考试而学,不仅使语言知识受到了局限性,也使学生所应培养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发展。相信这不是教师、学生甚至家长们的初衷,但这是当前高考环境下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很多问题我们急需答案:高考指挥棒作用的利弊究竟是什么比例?目前的高考改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四、结语
当前的英语高考对学生的负面反拨作用很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高考政策影响的英语教学问题、教材使用问题以及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至于当下很热的英语高考改革能否使上述問题得到改善仍是个未知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改革势必要经过一段艰辛的路程,饱受各界的非议。我们仍抱美好期许,希望这次改革能够发挥高考的正面反拨作用,有效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也希望政府能够对此重视起来,权衡利弊,有效调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程晓堂,孙晓慧.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54-65.
[3]陈琳,Simon Greenall(英).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7.
[4]黄源深. 标本兼治才是出路——高考英语试卷减分引发的忧思 [J].当代外语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