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骁红
【摘要】中职学校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弱,认知水平低,因此职校教师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一般语文能力的任务,还担负着提高中职生实用语文能力的任务。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分析了就业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以及就业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途径,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语文教学 必要性 困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71-02
中职学校为了能够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就要将学校教学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就学校角度来说,应从当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发展情况着手,与学生就业这一目标相结合,加快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进程。而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则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一、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1.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任务决定教学要突出就业导向性。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合适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内容。语文学科不同与其他课程,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定合适的教学任务。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不遵循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以及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来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各种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努力寻找语文与学生职业发展相契合的地方。不管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是在选择教学策略时,都应该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方向凸显出来。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讲,学生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便于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2.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决定教学要突出就业导向性。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应以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作为理论依据。从相关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不仅重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还比较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以及表达能力等。
3.中职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决定教学要突出就业导向性。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语文功底较薄弱、他们的理解能力也较差,同时,学生们常将自身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课上,因此他们对语文这门课的兴趣较低。例如,在学习《赤壁赋》字词含义时,曾有烹饪班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我们都是拿锅铲的,学这些有什么用呢?从这一声疑问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目的的不明确,也看到了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实践性、实用性的特点,慢慢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就业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1.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升。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答题能力。而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关注的是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甚至有学生和家长认为,正是因为语数外学不好,才来学技术的。作为基础的语文课在职校中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再加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得语文课的效率越来越低,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淡,语文教师也越来越无奈。其次,职业学校专业性强,而语文教师对专业所知甚少。在职业学校,按专业划分班级。基础课教师授课班级的专业跨度很大,但教师对这些专业的内涵、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一无所知。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教师授课时往往是一刀切。同时中职学校在培训语文教师的时候,仍然按照普通高中培训老师的模式来进行,这种落后的培训模式没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教材不够贴合当代教学情况。中职教育虽然属于高中阶段教育,但是其与高中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同。普通高中旨在为高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然而中职学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但是,在教材编排上,常常借鉴普通高中的模式,所选课文与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不大,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毫无用处。而一些中职生特有的情形,如时常写错字,不认识常用字,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等情况,却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使之得到改善。这就导致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此外,教材中雖也有应用文写作,但内容较少,一些切合学生自身需要的内容没有安排,如:求职信、个人简历、协议书、广告词等,这就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低下。
3.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不愿意“动”。虽然教师运用了课件,采用了小组讨论,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仍是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授课。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师并不重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从而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管是讲授抒情散文,还是议论文,教师都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加上课堂上,教师没有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程度设置相关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能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4.较为落后的教学模式及策略。语文课是中职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学好语文课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又有助于他们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职校生偏重于专业技能,而轻视基础课。以往学习上的不愉快体验,导致他们非常抵触语文课。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文笔优美,想象丰富。但是讲解课文时,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段落分析,词语比较,这只会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的枯燥无味。如果在讲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以优美的图片,动听的乐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舒适惬意的氛围中,教师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同时在讲解文本时,教师将搜集到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等,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来增强每一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这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容量。因此落后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做好就业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素质,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以自身的魅力影响学生。可以说教师的素质、魅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于中职语文教师而言,其不仅应该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修养。在周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知识。
2.合理整合教材,满足用人单位的各种需求。中职学校应该将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作为其选择教材的依据。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低,然而对中职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安排语文课的时候,要降低读写难度。我校所选的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口语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略。因为其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材要求又高于学生的水平。而教师进行课堂练习时,又不重视情境的设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愿开口,课堂教学难以进行,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例如,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安排的口语内容有:介绍、主持、演讲、即席发言等。作为高一新生而言,演讲、主持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可心设计些简单而生活化的口语练习。如:毕业赠言、生日祝福。此外,在安排口语训练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训练材料,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如,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的口语训练是介绍。教材要求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自我介绍。高一新生比较腼腆,且表达能力不足,一般都无法完成。我们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请同学们介绍本专业中的一件产品或一项专业技术。如此,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
3.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信息容量是非常少的,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那些较为简单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然后让学生来讲解课文,这样既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关的知识,又为锻炼学生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作者的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书本知识从网上搜集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故事,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相关资料。
4.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新以及改革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积累每一次改革以及创新的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位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并且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研究以及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外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比如:屠格涅夫《门槛》。文章通篇以对话的形式呈现,采用象征手法,学生不容易读懂。传统做法是,教师先介绍作者简历和创作背景,然后学生阅读课文,听教师分析。其实,教师也可以反过来进行。学生先读,猜测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布置任务,查找屠格涅夫的生活以及创作的年代,了解其小说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此篇小说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一些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丰富了课堂。
5.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在整个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学过程,还要重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项可忽视的工作。由于课堂时间仅仅只有四十分钟,因此老师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会选择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且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更要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与低会影响着学生学习語文的效率。对于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就比较轻松;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就比较困难。由于语文知识答案的灵活性,学生在表述自己答案的时候只要把握住文章的大意就行了。比如:讲解曹禺《雷雨》这一课文的时候,由于这一课文较难,其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特殊。由于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要客观一些,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看看其是否掌握每一位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检查其是否已经完全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在情感,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增强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动力。
家长和学生都是这样认为的:选择读中职,只是为了能够学习相关的专业,从而获得一份工作。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渐降低。为了能够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该确定正确的教学观念,为社会真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韦芳.中职语文课程与专业课整合初探——以就业为导向语文课程改革的尝试[J].广西轻工业.2010(10)
[2]江赛霞.中职语文课改专业化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导刊.2005(05)
[3]蒙振兴.专业性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审视[J].硅谷.2009(15)
[4]张丽端.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强化与专业、就业、实践的联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8)
[5]陈孝明.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专业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