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磊
我校青年教师徐艺在她的一节公开课《绘其形,状其人》中,尝试使用真实任务教学方式,课堂营造真实场景,根据场景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参与写作过程,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取得较好效果。
一、造境促情,以真实场景引发写作热情
徐艺老师的《绘其形,状其人》是一节高一记叙文动作分解写作指导课。课堂上,徐老师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写作环境:布置一个饭店的场景,饭店里两个人物:一个优雅的女孩;一个相貌凶恶、打扮流里流气的男子。进餐时,发现饭里有一颗砂砾,两个人表现迥异:女孩是蹙着眉头,拿着纸巾,轻轻地吐出砂砾,小心藏好;而相貌凶恶男子则一拍桌子,一脚踢翻凳子,把饭一口吐在地上,大声咒骂。呈现场景之后,徐老师布置了任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刚才两个人的行为;把刚才自己所说的写下来;小组内交流、点评并进行展示。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徐老师的设计符合“真实写作”的要求:真实的写作任务——仔细观察表演者的动作并用语言呈现出来。凡任务即有目的,为完成任务、实现目的,就要充分利用起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真实的写作任务最大的好处地避免“虚假的写作”。学生根据眼前所见,直接描述;真实的写作对象——对正在吃饭的两个人进行描绘;真实的写作环境——根据老师所创设的写作环境,饭店里吃饭的优雅的女生和相貌凶恶男子,同时还有两人表演的吃饭的动作。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展开想象,易于调动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实的写作成果——写作完成时,小组内互相点评交流并进行小组展示。
接着,徐老师开始了写作指导的第二环节:先呈现奥运会上跳远运动员的跳远动作,然后布置了第二个任务。每小组派一个人来跳远,同组同学观察,要求:你能把这个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请将该动作的分解所得以动词的形式写出来。在本环节徐老师还是按照“真实任务”方法来指导写作,但同学参与程度有所提高,由两个人表演到各小组派一个人来展示;同时,任务也更细、更明确:把动作分解,并以动词形式写出来。
二、转教为学,以小组形式激发写作热情
徐老师的课堂把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结合起来。本节课的重点是记叙文的动作分解,要传授的知识点是“分解动作,连贯成像”,上课之初,教师通过导学案把相关知识点先发给学生预习:1、动作分解——把描述某人做某件事时连续的几个动作一一分解开,使每一个动作写得具体、生动。2、连贯成像——生动、具体、细致地描绘每一动作的前因和后果,表现动作发生、发展乃至结束的过程。在知识点之后,徐老师给了一个示例,是鲁迅的《药》里的一段话: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给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学生通过范例的学习,可以大致掌握动作分解的要领,同时,徐老师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
这段文字写茶馆老板为治疗儿子小栓的肺痨而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的事。其中的动作描写极为精彩,把老栓给钱及刽子手给药的动作分解成了几个动作。“摸”字体现出了老栓把钱藏得,对待钱的态度又能显出他生活的以及对儿子。“抖”字体现出他对刽子手的,“嚷、抢、扯、塞、哼”等则把刽子手的本性暴露无遗。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同学围绕知识点和题目进行讨论。通过观察,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动作分解的要点:不仅要有几个连贯的动词,而且动词要符合人物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这样的讨论结果是达到教学目的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认知,是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的而非教师硬塞而来的。这样就把传统写作教学课堂上“传授——接受”的单项模式转变为“自学——讨论——掌握”的模式,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