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敏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主导角色尤其显得重要,应当予以加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是对自己新时代教师角色的清醒认识,也是对学生发展的高度负责。
【关键词】新课程 角色定位 小学语文教师 主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提及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生的个性,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因此,如果再用传统方式给教师定位,那么将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现状
重视学生的作用是新课改的一个鲜明特征。按照语文新课改的要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作为一个以“面向学生主体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旨的学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促进和培养学生其他的能力。
但是,在强调学生作用的同时,教师应具有怎样的地位、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此,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并且这一讨论还有继续下去的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新课改的理论指导要求给予学生主体地位,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验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但是,毋庸讳言,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否及时转变,教师素质能否进一步提高,教学环境能否进一步完善,课本的研发能力能否提升,这些都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
1.“单边”教学行为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对知识的表达和阐释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教学往往成了忽略学生参与的单边教学行为。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一支粉笔,一本教参,一本现成的教案,死水一般的“一言堂”,对语文课程说教,搞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教师所讲内容,从生字的音形到新词的释义,从句子的含义到修辞的妙用,从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到中心的概括、写法的分析,面面俱到。
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权,使学生丧失了与教师平等的文化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应该提倡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行为。
2.“开放式教学”的随意现象
课堂教学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是教师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个性或者过分地看重自身的情绪感受,片面地理解新课改的要求,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只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想,会步入另外一个误区——忽略了教师的引导角色,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
教学浅显的文章时,姑且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但教学内容深刻的文章时,如果教师采用这种“开放式教学”,就只能使学生对内容深刻的文章,停留在读一读、议一议的层面上,难以掌握文章的精髓。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就难以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求知欲、好奇心也就会受到影响。小学语文的“开放式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走出“形式主义”。
三、教师角色的正确转变
1.创建师生和谐平等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的身份不再是以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不是知识权威,而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师生之间不再是“权威——服从”的上下级关系,而是“指导——参与”的平等对话关系。
首先,这种平等对话关系需要教师有切实的爱学生之心,需要教师与学生掏心窝子地交流。语文本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爱,正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语文精神的具体化。有了爱学生的真心,教师就会自然地尊重学生,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愿意与学生做朋友。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思维会更活跃,学习会更有幸福感。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是一种内驱性的影响,学生可以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教师的积极影响。
其次,要建立起民主的课堂气氛。民主的课堂就是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表达的权利和均等的表达机会。在知识讲解上,教师可采用座谈式、辩论式等交流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以权威者的身份介入,而要以学生身份参与。对学生发言确有走偏的,可以进行引导纠正。总之,教师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扬民主精神,让大家都能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
2.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过程的组织、调控,及时的评价、反馈等。教师的这些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导向性、支持性、激励性等方面的作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必然导致课堂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主导角色尤其显得重要,应当予以加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这是对自己新时代教师角色的清醒认识,也是对学生发展的高度负责。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成尚荣.构建生活的课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