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婷
摘要:普通话测试既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以口才为评定标准,而是一种以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为标准,来衡量共同语普及进程和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的口语测试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民族共同语进行规范,从而使准确、舒畅、优美的口语表达成为社会交际文明的标志。口语表达技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命题说话,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因此需要得到考生的重视。从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情况来看,很多应试者在口语表达技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普通话水平及测试成绩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此,分析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口语表达技巧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提高途径。
关键词: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测试;口语表达技巧;存在问题;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HO—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134-02
引言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重要的资格测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普通话的准确性,并逐步推动普通话的应用、推广以及普及。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这四类是普通话测试的主要内容,其中命题说话主要是对考生普通话运用能力和程度的考核,是唯一没有文字凭借的一项测试内容,规定考生要围绕某一命题说一段话,时间为三分钟,要求是讲述自然流畅、语音标准,并且词汇语法也要规范。再加上这一项所占分值最大(40分),且失分最多,因此容易使考生产生畏惧、紧张心理。在实际普通话水平测试口语表达技巧中,考生存在有多种问题,大大降低了考生的分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来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1普通话水平测试口语表达技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以背稿和读稿代替说
由于部分应试者对测试过于重视,为了获得较好的评价,他们选择按照“命题说话”题目提前准备好稿子,并从其中选择几个来进行背诵,这样在测试的时候就可以用背稿代替“说话”,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考生出现在讲述过程中语言机械呆板,或者错误频出等问题,更不用说有普通话的美感了。另外,在一些省份的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中指出,如果有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要根据情况扣1到2分;而对于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的表现的情况则酌情扣0.5或1分。这也就是说如果应试者选择自然地发挥来表达,那么如果在测试中可能会由于语音失误和词汇、语法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大量失分,其效果甚至还不如背稿、读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考生就希望在测试中通过减少词汇来减少语法错误,避免语音缺陷;通过背稿增加流畅度。除此之外,在一些测试中我们还经常会看到有读稿代替“说话”的现象存在。在之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都是采用人工测试的方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没有作弊的机会,而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改革了之后,计算机智能辅助测试虽然为测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也给一些学生的投机取巧带来了机会,一些学生开始在测试前用手机上网,搜到已有的命题说话范文内容,然后在测试的时候就趁监考老师不注意掏出手机或者稿子朗读。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倾向,不仅不能对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真正的衡量,同时也使“命题说话”项的测试失去了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1.2 自由随意,脱离规范
由于对普通话的认识不足,一些考试将普通话测试中的“说话”等同于生活语言,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考试出现讲述的方式、内容以及思想等都过于随便的问题,很有可能会暴露考生在语音、语调以及语法的准确性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使测试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也违背了普通话测试的初衷。
1.3仰视心态,畏惧心理
命题说话是一个规范的测试项目,它对考生的反应灵活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在测试时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没有稿件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但是很多考生由于过于紧张而将“说话”项看得高深莫测,再加上其分值比较高,因此很多人都想要一出场就“语出惊人”,获得良好的表现。还有一部分考生由于期望值过高、精神紧张等原因,在测试中出现惧怕、胆怯等心理,从而导致他们一说话就磕磕巴巴、断断续续、语无伦次,甚至出现头脑一片空白,语句链条断裂以及“说话”难以继续等现象,最终大大降低了这一项的得分。
1. 4重视即兴,忽视准备
命题说话不能带稿朗读,因此有一些考生就认为只要做好临场发挥就好了,因此,在面临测试的时候就寄期望于考试时能有较好的临场发挥,而没有做准备或者没有认真做好准备,最终导致考生在考试时无话可说、有话不知从何说起或者出现述说与话题无关等情况的发生。例如一些人说不到几句话,就无话可说了,将一句话拉得很长,明显背离正常说话语速;或者不断重复某一句话,明显拖延时间等;或者在短时间内提供无效语料。这些都是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以及缺乏说话技巧引起的。
2普通话水平测试口语表达技巧的提高途径分析
2.1 积极调整心理状态
事实上,很多考生出现语言不流畅大多是由于不够自信,害怕会表现得不好。在测试前,不仅要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多通过心理暗示来从正面引导自己,使自己坚信能够顺利完成口语表达部分的考试。在面临测试的时候,如果出现紧张情绪,可通过深呼吸等放松自己,并专心投入到自己的话题当中,不要给自己设立假想敌,只需围绕自己所经历或者熟知的事情,一边构思,一遍讲述,将测试当做是普通的交流和沟通就可以。
2.2考前训练
口语表达是把自己所想通过口语表达出来的过程,在测试中还有一些考生虽然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思想也非常灵活,并能将之形成文字语言,但是却难以用口头语言流畅地将其表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缺少实践和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练习有很多途径,例如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这些媒介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练习的素材,自己也可以选择单人或者多人练习,采用演讲、朗诵、辩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训练,在计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说话”要求,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3注重素材的积累
虽然命题说话具有一定的“即兴”成分,但是要想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使表达更加丰富,就必须要重视平时丰富的素材积累,通过大量的素材积累,考生才有话可说,才能言之有物,同时还可以提高考生的自信心,以获得更好的临场发挥。素材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生活素材和知识素材这两种,其中生活素材可通过体验生活、总结经验规律来积累,而知识素材则可通过背诵经典名篇、诗歌散文等方式积累。
2.4技能技巧的运用
对测试中的口语表达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定的技巧:一是,在内容方面,考生可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者感触比较深的内容,这样一般就不会遇到无话可说的尴尬。二是,做好构思和选题。养成用笔画出话题材料中的关键词的习惯,养成将关键词的近义词与关键词辨析的习惯,找准写作主旨,画出关键词后,要轻声读一下,并确认无误。三是,口语表达的时候要紧扣主题,在对表达的主旨有明确的定位之后,要根据题目的中心词和所记住的关键词展开叙述,在表达中必须要有清晰的论点,组织好中心句,并且在引论部分、每一段的表达、以及结尾部分都要突出关键词,例如,在“谈谈你的服饰”这一话题中,只需要将话题围绕服饰展开就可以,可以谈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服饰,也可以谈男人、女人不同性别的服饰,也可以谈老人和小孩不同年龄的服饰,甚至也可以谈不同国家、民族的服饰,其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购买服饰的经历或者有关服饰的故事等。四是,从细微处拓展话题。有很多话题的细微处都是有话可说的,通过对细微处的掌握能够避免出现内容贫乏的问题。例如在“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这一话题中,考生就可以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某一种花,其内容可以是对其干、枝、叶的色泽、形状、习性、养护知识、药用价值等的描述,也可以讲述它能够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奇妙的联想。
2.5正确把握语气、节奏和语速
语速、语气和节奏对话语表达是否自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话语速度过快,可能会使考生在规定时间还没有到就已经将准备的内容说完了,甚至还容易出现口腔打不开、吐字归音不到位、吃字吞字等现象,以及词汇、语法以及语音等细节错误。但是语速过慢则会容易导致话语不够连贯且显得僵硬。在面对测试的时候,可保持正常的表达速度,并注意发音,斟酌词句,及时检查疏漏之处,并进行及时更正或补救,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表达的效果。
结语
总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中国人赖以交流、沟通感情的重要工具。学好普通话,就如同拥有了一张“通行证”,使我们走遍祖国各地,都不会受到方言的阻碍。在面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时候,我们要先通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掌握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勤学多练,并在测试中遵循普通话的发声规律、掌握吐字归音的技巧,使口语讲述自然、连贯且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