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宇
试析“信息化”发展与“四化同步”的关系
□ 王振宇
摘要: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实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动态转变。“四化同步”将“信息化”放在战略性的高度上,一方面信息化发展是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立足“四化同步”,从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显现等方面论述“信息化”与“四化同步”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化;媒介形态;工具性;效果
信息化是指信息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逐渐大于物质存在。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明确地强调了信息化的地位与作用,在逻辑上“四化”并非并列关系。一方面,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衡量信息化发展水品的重要指标,如软件、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信息化发展作为一种应用也服务于工业化、农业化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建设。而且,信息化与其他三者在实践中显现为不同的关联。对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而言,信息化发展体现出工具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与意识方法推进二者的进程;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信息化则更多体现为一种价值性,最为一种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显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层面衡量的结果。
首先,信息化发展是一种媒介形态的革新。按照著名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的理论,历史上媒介形态的变化可以分为口语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以高速处理和传输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的复合型传播媒介,电脑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口语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日趋加深,主要表现为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逐渐显著。时至今日,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已经使得信息社会开始成型,加快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早日实现向信息社会的过渡。信息社会发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将“信息高速公路”确立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由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而引发信息化浪潮,从此人类的生产方式进入以提高脑力劳动生产力为主的信息时代。信息同物质和能源一样,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信息社会中,人类的主要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是各种信息,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不仅完全独立,不再依附于某种生产要素,而且对以往所有传播媒介进行有效融合,使得各种传播类型必须对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逐渐形成使得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迅速转型并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必要手段。信息社会背景下的信息产业与以往单一媒介形态独立发展不同,给我们带来传媒手段的多样、传播信息的增加、传播权利的实现等正效应。以河南省的现实状况为例,工业社会尚未完成、信息社会正在过渡的两步走阶段,社会意识、知识体系、媒介素养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信息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制度建设;尤其是信息社会的“信息爆炸”效应,人们难以把握信息传播的运行规律,无法有效识别各种信息的真伪,比如近期对网络谣言的强力管制,就是看到了当前信息社会对信息产业的负效应。由此可见,信息社会与信息产业具有互动效应,前者为后者创造技术条件的同时,前者社会条件的不足制约了后者的可持续发展;后者作为专业的信息生产者,不仅可以突破目前的瓶颈,而且对信息社会的完善具有推动作用。
其次,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工具性的技术革新,也是尺度性的思维创新。信息产业作为信息化自身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工具性得以实现的基础。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这里麦克卢汉强调了技术的基础分性作用,同时也说明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需要通过“新的尺度”来实现。这里的尺度指的是方法与意识的革新。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发展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在管理、经营乃至决策、判断层面的应用。例如“大数据”在技术上是一种处理巨大资料的工具,而其实践价值的真正实现却基于一种全体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传统统计方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同时,在社会生活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依赖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媒介素养发展需要与信息技术革新同步,在这个基础上,全面的数据信息才能被采集。大数据才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也是尺度性的。信息产业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注意力经济,通过“售出信息——获得注意——换来广告”的基本模式进行营利。信息社会的信息价值不仅体现为脱离商品而独立的经济要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主导了商品价值。信息社会里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能源、土地和资本,而是围绕信息展开。工业社会造就了商品的极大丰富,及时、准确地得知商品信息成为商业往来是否成功的关键,专业的商品信息收集与生产成为信息社会的新行业。信息社会的信息产业除了发布广告之外,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新兴行业层出不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电子商务的开创者亚马逊。随着传播信息的增加,人们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之中,信息社会的稀缺资源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围绕信息的注意力。被誉为电子商务之王的亚马逊没有实体店,没有出版社,没有仓库,没有运输,与工业社会围绕商品不同,亚马逊开创了完全以注意力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其首创的特色服务后来被电子商务行业广泛采用:鼓励顾客发布信息参与评价商品;以顾客为核心的网上拍卖活动;帮助人们在网络中寻找想买的产品;编制程序提醒顾客及其家人的生日和其他纪念日等等。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经营模式、思维方式的发展。
第三,信息化对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工具性。工业化社会与信息化社会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其与“信息社会”具有相同的内涵。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从产品生产性活动转变为服务性活动;职业分布向服务型转变,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主导阶层;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变革的动力;通过信息论等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对复杂的后工业社会做出决策。②从我国具体国情来看,工业社会的建设尚未完成,于是需要“两化融合”式的发展。这个融合主要是指信息化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工具性的支持。信息社会指数是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程度的一般标准,其中产业解构指数、就业解构指数、发展方式指数都与工业化发展程度直接相关。而问题在于在四化同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指数只是显现了一个经济发展的结果,未必是信息技术应用导致的结果。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革可以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结果,也可以是政策调整的结果。真正的“两化融合”与“四化同步”的实现,首先应是信息化技术应用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而后作为一种优化的结果得以显现。这种应用在战略层面指信息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规划、计划要相互协调。而更具有实践意义的是具体的应用层面。例如,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能极大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孕育新一代经济的产生,极大促进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产生新的科技成果,形成新的生产力。就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而言,信息化需要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在生产、市场预测、消费以及农业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保持农业稳定、高效的发展。以河南省的实际省情而言,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直接表现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对生产、销售等产业化发展的影响等领域。总之,信息化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很大程度显现出工具与效果的关系。
最后,信息化的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效果层面的价值。信息社会指标中,网络化社会与数字化生活是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直接的因素。网络化社会与数字化生活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多大程度上直接享用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成果。城镇化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概念,包括人口职业特征、产业机构特征等宏观层面的变革;也包括城市生活的诸多元素的进步,例如交通、通讯、消费、娱乐等具体环节。城镇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具有“四化同步”发展的一般性,而在具体层面上则与数字化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马克·维瑟认为:最好的技术是那些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最后逐渐消失的技术。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普遍化,一方面是群众直接分享信息化成果的标志。同时,群众对数字化生活的参与也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数据信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革新是手段的革新,只有群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才能为信息技术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的支持。因此,数字化生活对信息化的发展的影响直接的延伸到“四化同步”的建设中。交通、通信、消费、娱乐是城市生活的最直接显现,而这些要素都是网络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发展的诸多方面中,网络化社会与数字化生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在于人们媒介素养的形成与数字生活习惯的养成。相对而言这些方面的投入会更容易显现出效果。例如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网络化社会与数字化生活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均衡。硬件设施的建设发展较快,而人们缺少消费意识的更新。人们对于有线电视的投入明显高于对移动电话的投入,这直接说明了群众对新媒体的应用水平较低。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此网络化社会与数字化生活建设中,人们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也影响城镇化建设效果的显现。
注释: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②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工作组.冲出迷雾: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2013[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9
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一般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269;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14—608)
教育连线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