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建颖 雷 禹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中外高校主页比较研究
□ 闵建颖雷禹
摘要:校园主页是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和重要依托载体,本文以中外知名高校的校园主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组成栏目和展现形式进行系统分类和比较研究,了解各大学主页不同项目的配布情况与风格特色,分析高校主页网站建设的现状,有利于推进校园主页管理实践的创新,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文化;主页;比较
校园主页是学校的形象代言,在服务校园师生的同时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行为准则和校园文化。校园主页因应培养目标、校园文化传播等需求,在网页设计和功能导向上凝聚和体现出典型的文化特征。
依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选择星级为五星级及以上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32所高等院校的校园网主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5所港澳台综合性大学,6所海外著名大学的校园网主页为次要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视角揭示各高校主页的服务特点与可资借鉴之处,力求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一)背景色彩基调
43所中外高校校园主页中有32所高校即74%的学校以冷色调作为网站主页背景的色彩基调(详见表1)。其中,研究对象中的5所港澳台综合大学主页皆采用冷色调的主题风格。用暖色作为整体色调给人以热情火热之感,以冷色为主色调则映射出冷静、平静的感觉,不同高校主页对色调的不同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学校内在隐含的校园文化趋向。
表1 中外高校主页背景色彩基调
(二)主流版式
“主流版式”指校园网站首页的整体应用格局。当首页的大图达到或者超过1/2屏幕时即为“封面首页”格局,而“门户网站”主要格局是以众多功能性链接为主题,并不针对性突出某个项目或图片。
从总体看,研究对象中,高校主页主流版式中,封面首页与门户网站的应用率基本持平,分别为49%与51%。两者存在各自的优势,封面首页版式相对更加醒目突出,主旋律突出,能够吸引来访者的更多关注。门户网站版式的优势则体现在,能更直接为访问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功能链接,多元信息的渠道获取更加便捷。
(三)首页大图展示方式
在校园网站首页大图展示方式上,总体来看,整体平均为4.26±2.94张,且65%的高校应用了动态图片的形式(详见表2)。动态图片应用比例较高说明,在校园网站外观设计上,图片的动态方式在展示效果上可能更显优势,以一定频率循环播放动态图画更能吸引来访者的眼球。
表2 中外高校首页大图展示方式
从整体看,校园网站的43所高校校园网站研究对象中,首页大图的应用率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近半数的高校(49%)的首页大图占屏比例达到甚至超过1/2,有4所高校的网站首页图片占据全屏(详见表3)。图片相比于单纯文字的呈现在宣传效果上有明显优势,虽然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表明首页图片的大小与用户来访量以及浏览效果的关系,但大图较大的应用率也能从侧面说明大图的潜在性优势。
表3 中外高校主页首页大图占屏比例
(一)主体栏目
各高校主页主体栏目呈现“大同小异”的配布情况,根据栏目性质,将其分为“校园新闻类”、“学术研究类”(包括学术报告、讲座报告、学术交流、研究成果等栏目)、“通知公告类”、“专题链接类”(包括校内链接、专题网站、招生信息网站链接、推荐网站、热点链接等)、“搜索框”这五大类,基本涵盖了校园网站栏目分布的所有门类(除个别特殊栏目外)。
研究对象中,高校主页主体栏目以新闻类板块最为典型,即91%的高校设置了新闻类栏目,公告通知类栏目次之,这种配布充分体现了校园网站的基本职能,即传播第一手校园资讯。75%的中国大学将校园网站主页作为公告发布的渠道之一,而国外综合大学校园主页主体功能侧重于校园新闻资讯与学术研究,很少涉及公告与专题链接等。综合国内外的不同情况,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国内外高校对于校园网站的职能的不同定位,国内高校普遍突出了校园主页的“多功能性”,而国外高校主页更关注校园网站的基础性职能,即发布科研新闻与公开学术信息,行政性新闻相对弱化。由此可见,国外对学术成就的宣传和科研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视。
表4 中外高校主页主题栏目分布情况
(二)功能性快速链接
高校主页的快速链接窗口极大程度上辅助性地加强了校园主页的功能性。根据链接项目的性质,将其大致分为“图书馆”、“校长信箱类”(包括书记信箱、校长信箱、党委信箱、校长在线等)、“课程学术类”(包括公共数据库、课程中心、公开课、在线学习、精品课程、大学刊物、学术交流、网络开放课程等)、“网络服务类”(包括网络服务、信息门户、网络中心、校园一卡通、网络与信息服务中心统一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大厅等)、“校园资讯类”(包括校园地图、校园文化、运动会、社团资讯类等)。
在有功能性快速链接的37所高校中,共有24所高校(65%)有图书馆的快速链接,且在快速链接项目中居首位,课程学术类的资源共享链接也有较高比重(33%)(详见表5)。有极大部分学生通过主页进入资源页面下载课程资料和软件、进入图书馆页面搜索书目及各种学习资源。校园主页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检索查询、浏览系统及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加强了数字化生活体验。
然而,单从快速链接项目有无情况看,呈现明显的中西差异,6所国外综合大学中就有4所校园主页没有功能连接栏目,研究对象中的37所国内高校,95%(35所)配备功能链接。这一点与前文所分析的主页主体栏目的分类情况相呼应,即国外高校更加侧重于实务性信息,即科研进展与学术信息的发布。
表5 中外高校主页功能性快速链接分布情况
本次研究的数据分为结构风格和功能设计两大方面。从结构风格上讲,冷色调为背景是大部分高校主页的选择,这体现了学校冷静、沉稳、理智的单位特征。封面首页的版式则越来越受到喜爱,它能够醒目、直观、及时反映学校举办的重大活动、科研成果、师生精神风貌,传播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动态,有流行扩张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首页大图动态展示效果上略显优势,更在于它对学校主流文化的传播更为有效。
在功能设计方面,众高校的主页设置各有特色,其中也不乏创新和特色之处。例如,“按访问者类别分栏目”,以“未来学生、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校友、父母、访客、传媒”等分入口浏览网站内容,是部分高校应用率较高的突出特色,访问者能够通过自我身份界定,选择合适通道,经过系统的智能化筛选,得以更具针对性地查找目标内容,从而增强用户访问的黏度。又如,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内的6所大学,首页图片或点击小箭头或直接配有相应文字说明,从而使浏览者在浏览图片时,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图片的其他相关信息,非常人性化。此外,“页面结构会根据屏幕宽度自动调整”也是个别高校主页的界面创新之一,优化了各类用户进入主页后的访问体验。此外,值得强调的是,在此次比较研究中发现,6所海外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MIT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东京大学、悉尼大学的首页均以新闻、学术研究为主体,其中耶鲁大学只有新闻这一主体栏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高校主体栏目的种类、所涉及方面更加广泛和多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高校对于校园网主页对校园文化传播的不同认知与理解。
高校主页具有信息时代赋予的独特功能属性,校园网络文化依托此平台打造,高校主页的建设不但要体现学校核心文化价值理念的内容,还要提供彰显学校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和特色化服务,这样才能营造持久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无形的文化力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研究数据显示国内各高校主页建设相似度较高,虽然有不少创新和亮点,但多数高校主页并未鲜明地表现出学校本身的历史和办学特色,缺乏精品的网络活动品牌,互动性较弱。因此,校园主页作为校内外人员了解高校的“第一眼”,应在风格设计与技术并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进行版式排布和栏目创新,在整体上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特色和实力,这无论对于顶尖一流高校还是普通高校来说都是极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燕.高校校园网站功能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徐雅涵,陈义陆,庞飞.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高校主页建设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11)
3.杨森香.浅谈主页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
4.刘宇生.依托高校门户网站建设 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7)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