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5-07-23 03:34邓世明刘铁陵刘军何顺芬唐洪
西部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鼻窦

邓世明 刘铁陵 刘军 何顺芬 唐洪

(绵阳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四川 绵阳621000)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类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特征性鼻窦疾病,属于慢性鼻窦炎的一个亚类,分为侵袭性、非侵袭性两种[1]。由于鼻内镜技术和影像学的发展完善,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我科近年采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和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为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行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治疗组)27例患者,男13例,女14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12年,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流涕15例,涕血、回吸带血8例,头昏痛面部胀痛5例,鼻腔胀痛6例,鼻腔排出干酪样物及污秽物8例,鼻部检查: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23例;中鼻道有息肉7例,鼻中隔偏曲10例;钩突肥大息肉样变8例,泡性中鼻甲5例。影像学检查:患者均行CT扫描,示窦腔有不同密度软组织影,17例软组织密度影中见密度不均匀斑片状或点状钙化灶,21例局限于一侧上颌窦,4例累及同侧筛窦,2例上颌窦内壁骨质部分吸收,2例蝶窦病变。

另选2008年前收治采用传统的Caldwell-Luc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男10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40岁,病程1~8年,主要表现为反复鼻塞14例,鼻腔异味5例,头昏痛面部胀痛5例,鼻腔胀痛6例,鼻腔排出干酪样物及污秽物3例。鼻部检查: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5例,中鼻道有息肉4例,影像学检查:CT扫描示窦腔有不同密度软组织影,局限于一侧上颌窦,术后均行病理诊断确诊。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切除钩突,开放鼻窦,清除鼻腔分泌物,解除阻碍窦口鼻道复合体通气引流的解剖学变异,清除中鼻道息肉,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清除窦腔内脓性分泌物及干酪样物,纠正鼻中隔偏曲及中鼻甲解剖学变异,术中以生理盐水冲冼窦腔,术毕填以高分子止血棉。术后48小时抽出鼻腔填塞物,三日后定期鼻内镜下清除术腔囊泡,痂皮,防止粘连,术后鼻腔应用糖皮质激素喷鼻以减轻黏膜水肿。对照组局麻下唇龈沟黏膜切口,暴露上颌窦前壁,尖牙窝处凿开上颌窦前壁并扩大骨口,清除干酪样物及脓性分泌物,生理盐水冲冼窦腔,上颌窦内壁造口与鼻腔相通,油纱条填塞窦腔48小时,三日后窦腔冲冼。两组病例均未用抗真菌药物,抗生素预防感染5天。随访3~24月。

1.3 判定标准 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治愈: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窦腔黏膜部分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术腔粘连,窦口狭窄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传统的Caldwell-Luc组:治愈:症状消失,造口通畅,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造口闭锁,鼻腔有脓性分泌物。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69.2%,无效8例,再次手术治愈。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10-2)]Table 1 The therapeutic effect

3 讨论

鼻窦真菌病分为侵袭型及非侵袭型两大类,前者包括急性爆发型和慢性侵袭型、肉芽肿型;后者包括变应型真菌性鼻窦炎和真菌球两种类型。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作为正常菌群而长期存在于健康人的鼻腔黏膜表面,一般情况不致病[3]。当鼻腔鼻窦解剖异常所致的局部微环境改变,为真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时则会出现真菌感染。霉菌性鼻窦炎以曲霉菌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毛霉菌。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患糖尿病,恶性肿瘤接受放化疗、骨髓移植或长时间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致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体内真菌可大量繁殖,并侵入组织而导致急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作者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全为非侵袭型,且以真菌球为多数。本组病例均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钩突肥大、息肉样变,中鼻甲异常等解剖学变异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与普通鼻窦炎相似,但多为单侧发病,极少有双侧同时发病,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一般多局限于一个窦腔,各个鼻窦均可受累,以上颌窦最多见[4],部分患者有间隙性鼻腔或咽部排出干酪样物及污秽样物,鼻腔及面部胀痛。CT表现为窦腔有不同密度软组织影,其中见密度不均匀斑片状或点状钙化灶,脓性分泌物及干酪物中可查见霉菌。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及CT检查一般不难确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非侵袭性鼻窦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手术是彻底治愈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而治疗关键是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彻底清除鼻窦内真菌团块、反复冲洗窦腔,矫正结构异常及去除病变组织,解除患侧窦口阻塞,消除真菌赖以生存的低氧微环境,恢复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5],鼻内镜组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鼻内镜下清除鼻腔分泌物,解除阻碍窦口鼻道复合体通气引流的解剖学变异,清除中鼻道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窦腔粘膜无明显病变者尽量保留。清除窦腔内脓性分泌物及干酪样物,纠正鼻中隔偏曲及中鼻甲解剖学变异,术中以生理盐水冲冼窦腔,术后定期鼻内镜下清除术腔囊泡,痂皮,防止粘连及盐水冲洗鼻腔,鼻腔应用糖皮质激素喷鼻以减轻黏膜水肿,所有病例均未用抗真菌药物。传统的Caldwell-Luc组术后面部肿胀及麻木时间较长,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虽能彻底清理病变,但属破坏性手术,不利于窦腔粘膜生理功能的恢复,对上颌窦口及窦口鼻道复合体未处理或处理不佳,并且下鼻道开窗口易闭锁,引流作用不理想,尽管能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灶,但存在两个缺点:①创伤大,恢复慢。②上颌窦口的处理欠佳[7]。随着微创技术与意识的不断革新,传统手术已不被业界所推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较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员易接受等优点[8]。因此,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最佳选择[7]。鼻内窥镜手术具有术中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保留鼻窦黏膜,而且彻底清除鼻窦内全部病变,最大限度保留了生理功能,故治疗效果满意。反复术腔冲洗及激素应用也很必要,反复冲洗可清除窦腔的血凝块及残留病原微生物,激素可缓解变态反应,减轻鼻腔黏膜水肿从而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事实上从手术及治疗过程来看,无论是行窦口开放术还是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无论术中怎样冲冼,都只能尽可能的清除肉眼可见的真菌团块,而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清除所有的真菌[9]。本组病例未使用抗真菌药物,我们仅解除鼻腔、鼻窦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恢复了鼻腔、鼻窦通气,仍然获得良好效果,这也正说明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障碍是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发病的重要因素[10]。

4 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以手术为主[11],与传统Caldwell-Luc术式相比,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术中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保留鼻窦黏膜且能彻底清除鼻窦内全部病变,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较好的手术方式。

[1]Ebbens FA,Georgalas C,Rinia AB,etal.The fungal debate:where do we stand today[J].Rhinology,2007,45(3):178-189.

[2]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3):134.

[3]王全桂,毕青玲,肖水芳,等.26例变应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4):167-169.

[4]苏俊,陶泽璋,孔勇刚,等.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55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23):1075-1077.

[5]陈朝阳,蒋玲月,谭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1例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8,14(3):221-222.

[6]刘湘,陈崇喜.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57例体会[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39(5):503-504.

[7]贺松坡.122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鼻内窥镜的手术治疗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48-49.

[8]薛康,黄录琼,杨家骏.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2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22(17):804-805.

[9]张志远,张剑,罗伍根,等.手术佐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15):692-693.

[10]施思斯,张超,虞幼稚,等.111例非侵袭性真菌球性鼻及鼻窦炎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3):1084-1085.

[11]董建明.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4):182.

猜你喜欢
真菌性上颌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