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郁廷++王瑞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要重点转换那些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转换的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6-0028-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重点是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关键是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整理、凝练、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和弘扬。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意义
传统文化包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糟粕。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在其所产生的时代具有进步意义、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并且在现时代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精华。然而,即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到了现时代,有些内容和形式也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换,使之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核心,在于其所蕴含的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具有以下意义:
1.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需要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流淌在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身上的文化血脉,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则是维系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命脉。这一文化血脉、精神命脉不断滋养着、凝聚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激励和推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辉煌。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不绝,正因为其能够适应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社会实践和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代,只有在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绵绵不绝地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始终保持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和深厚根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传承与升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深入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既要深入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渊源,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文化滋养,又要自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更加契合,更能体现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质和精神基因,进而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领悟、培育和弘扬。
3.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之源,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我国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尤其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必须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同时又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只有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自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使其有机融入我国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重点
中华文明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延续至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无穷智慧和独特的价值理念,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并先后在不同场合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现代转换,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转换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转换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的价值观念
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有安定、有序、祥和的社会,才会有文明进步、繁荣昌盛的民族和国家。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必定需要与之相应的人际交往法则,因此,探求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律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此类思想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所说的“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等等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的“和而不同”、 “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德不孤,必有邻”、“言必信,行必果”等,都是体现人际交往一般特点、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处理人际关系基本原则的价值观,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代转换的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就是“仁”, 把“仁”看作是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乃至社会关系的常道。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要有仁爱之心,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需要、欲望和诉求,像考虑和满足自己的需要、欲望和诉求一样:像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别人的孩子。自己愿干的事,要考虑别人的需要;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迫别人去干。正所谓“己所欲,而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因为人都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个人和他人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联系,都有个人愿做的事和不愿做的事,因此,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为人处世才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考虑和处理问题才更加合情合理,构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才更加和谐,个人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社会也才能长治久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也昭示了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对我们处理当今的人际关系仍然具有重要启示。而仁爱基础上的诚信、和合,既是仁爱的具体展开和延伸,也是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基本的价值观念、原则和方法。这些价值观念和方法可以成为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和谐”也正是对此类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升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新的内容和形式,市场经济使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人们的竞争与合作普遍化了,现代信息技术则使人际交往由现实交往扩大到了虚拟交往,无论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人们的竞争与合作,还是现实与虚拟的交往,都需要换位思考、讲究诚信、友善和谐、和合共生。
2.重点转换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价值观念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壮大、排除万难、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因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到,我们共同培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强大力量,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因此,我们要重点继承和转换蕴含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例如“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大同”,“志存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国虽大,好战必亡”、“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业精于勤,荒于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爱国”、“敬业”等就是对这些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彰显。拿“爱国”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只有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观加以现代转换,赋予“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家和个人、社稷和百姓、“先忧”与“后乐”的关系,把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结合起来,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更自觉更深入地培育、践行和弘扬“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也是这样。“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强不息这一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富强”离不开“自强”,这个自强,不仅指个人自强,更指民族自强、国家自强。只有把自强不息这一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有机融入“富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个人、民族和国家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真正做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重点转换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条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要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行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规范契约关系。各类经济主体都要守法经营。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骗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因此,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的重点也应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转换那些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价值观念,协调个人、他人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等,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质”、“治国无法则乱”等,对诸如此类的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形成和培育、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自由”、“公正”、“法治”不仅仅是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和时代要求的回应,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古代的“均贫富、等富贵”思想,具有追求平等、公平、公正的积极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公正思想的重要来源,但中国古代的“均贫富、等富贵”思想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只有克服其消极内容,发展其积极内涵,才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平等、公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才能更好地理解、培育和践行“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的“义利观”,虽然具有义为利先、重义轻利的积极价值内涵,但其把义利割裂、对立起来,强调义在利之外、言义不言利的价值倾向,却是不恰当、不正确的。实际上,义在利之中,非在利之外,只有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之中.才能体现出义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功能。只有以义取利,才能使利合乎义,人们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才能做出正确的利益取舍。因此,对于中国古代的义利观,也要做出必要的创新、转化和转换,才能形成、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正确指导和有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也讲法治,但这种法治是建立在君主专制基础上的,要么是“德主刑辅”,法治处于德治的从属地位,要么是“君主立法”,法律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社会主义法治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领导人民把自己的意志充分表达和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法律,然后,党再带领人民共同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化,是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批判地吸收中国古代把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重要手段之一的思想,摒弃其中的消极因素,使之创造性地转化和创造性地发展成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有力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关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现代转换,而这种现代转换的关键就在于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科学扬弃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科学的扬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前提。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考察山东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科学的扬弃,就是要辩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剔除其历史糟粕,继承其合理内核,实现其现代转换。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这种思想一方面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地位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体现了尊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依然是建立在区分“君”与“民”、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基础之上的,是将人民置于被统治者的地位,而非国家的主人地位,秉承的是“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治民安邦,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实现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利益的让渡,不过是为实现自身更大利益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封建社会中的所谓“明君”珍视的仅仅是“治民之术”,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为民做主”,而不是为民服务,更不是由民做主。所以,封建社会的“贵民”思想,虽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价值观念,但它仍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只有经过科学的扬弃,才能把“贵民”思想中积极进步的成份加以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为我国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民主”的价值观念,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提升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保障和增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因此,对待诸如此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直接拿来使用,而是要辩证地分析、科学地扬弃,吸收其合理内核,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换创新,发扬光大。
2.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要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转换,赋予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里所说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要求立足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要求,不断充实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例如,古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然而,这一价值追求含有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意味和倾向,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扬弃和转换的。今天,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批判地继承“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中蕴含的公平的价值观念,又要克服其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的落后思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均、公平的价值观念,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成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平等、公正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劳动贡献、权利义务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大力培育、践行和弘扬,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和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不仅要丰富时代内涵,还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话语是思想的流露和表达,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中介。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形式,再深刻的思想也不会形成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话语。因此,《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话语风格和表达方式,要适应现代人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和转换,使之易于为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如“民为邦本”向“以人为本”的话语转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话语转换:“和合”思想和“仁者爱人”的理念向“和谐”和“友善”价值观念的话语转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向“爱国”、“爱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话语转换,等等。只有实现表达方式的创新和转换,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也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更多的人所了解、理解、认同、内化、践行和弘扬。
4.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实文化价值观相融合
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文化不断走向现代,成为现代文化的基础和内蕴,现代文化则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过去”与“现在”,而是“现在”中有“过去”,“过去”活在“现在”之中。因此,不应当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我国现实文化价值观的纽带,而应当不断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从整体上统筹、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因此,必须融通古今文化价值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和有机地融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真正将中华优秀文化丰富的软实力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例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悠久、深邃的优秀文化传统,古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倭英雄戚继光、禁烟英雄林则徐……,今有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英雄董存瑞、黄继光,毅然回国、无私奉献的钱学森,一飞冲天、笑傲寰宇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等。可见,爱国主义传统代代相传。由于社会发展背景不同,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意蕴也不断随着时空的转换而转换,但其内在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因此,适应时代要求,把我国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合发展成富有时代内涵的“爱国”的价值观念,把爱国的价值认知和爱国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使其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的精神纽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动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