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摘要】高中化学课堂的改革,主要是倡导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之余,开展有效的实验活动,学生发挥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参加化学实验活动,探寻出适合学生自身的化学学习方法,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实践意识。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策略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的教学策略 探究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90-01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1月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全国各个省市也开始积极的响应,直到2009年,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经进入了新课程的实验教学阶段,由于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又实行了一些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我国各高校所接纳与认可。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化学课堂教学气氛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教师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有效的地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际相结合,更好的服务于高考的考试标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看法与研究成果。
一、教学策略的定义
何为教学的策略,在学术界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学者比较认可的几种看法:
①教学策略就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加大教学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自身学习方法,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②教学策略能够攻破以往教学方式上存在的教学难题,教学策略的实施,使老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掌控有着全新的理解,这其中包括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技巧的创新,以及对教学目标计划和要求的理解。
③教学方法分为静态的内容组成维度和动态的教学活动的维度。老师对于动态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实现教学水准的提高,有目的的去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方法,做到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学过程更加自由化与科学化。
虽然学者们对教学策略这一概念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异议,但对教学策略的方法、对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对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理论活动的统一性方面的看法,卻是大同小异的。据相关理论显示,教学策略是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规划的相融合下,形成具有特殊教学目的与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通过具体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情境,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学模式与管理方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认识与看法的不同,也是目前教学策略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教学策略并不是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的总和,这样的看法是不被人们认可的,教学观念属于意识、理论属于形态,教学方式是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安排,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手段的完善,也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的对教学策略进行应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学策略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教学计划可以更好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所实行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应用。教学策略对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对实际情况的适应,具有自由的掌控性、方向的引导性、目标的特定性和实践的运用性。这些教学活动的特性,使教学在实际的课堂运用中,就要求教师要懂得灵活的掌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
二、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导
①根据新课标的改革方针,教育要挣脱以往教学理念的束缚,实行大胆的创新。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第一要转变的就是自身的教学理念,只有了解新课标的教学规划和教育精神,才能更好地掌握新型教学的教育理念,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行更适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活动。
②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实施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关键所在,是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来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为那些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使高中化学课堂具有确定的方向性,真正的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在现实的教学应用中都多少存在着一些差异,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这种差异相应的采取不同教学目标的规划、不同教学手段的实施以及不同的教学途径的应用等,有着多样性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掌握。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需要注意与改进的地方。
针对于高中化学的现状,就目前而言,我国化学学科的教育应该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精神,提高教学的质量,活跃高中化学课堂的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毛东海,陆惠莲.基于化学课堂“有效共识”的教学策略系统建构及其功能探讨[J].化学教育,2014,35(11).
[2]毛东海.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线索”和“结构”[J].化学教育,201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