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2015-07-17 22:20孙森森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心理障碍中学生

孙森森

【摘要】基于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笔者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障碍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1-02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一股“热潮”。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新旧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更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强烈撞击,竞争意识的增强等种种变化和冲击,都使正处于人格和观念形成时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时期的中学生心灵上感受到明显强烈的波动,他们一方面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

(二)学校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心理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许多失误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表现在: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知识灌输,衡量教学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分。

(三)家庭教育的不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中学生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许多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教育,如过高期望、溺爱、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不民主行为、不良的家庭关系、不健康的家庭文化、家长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家长自身素质偏低等都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问题。

(四)中學生自身特点的影响。其一,生理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人作为一个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形、气质、神经活动类型、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的明显影响;生理缺陷或机能障碍因素。某些生理弱点、缺陷或生理机能障碍也会成为心理障碍的原因,如身高、体重、相貌,会使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结构产生不满意感,并因伴有他人的反常评价而导致自卑、罪过感。内分泌机能紊乱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缺失也会引起个体行为发展的异常;其二,心理因素。中学生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心理断乳”期。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矛盾性是这一时期的最突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我意识的形成与自我迷失的矛盾。

二、中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治

(一)社会要为中学生提供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环境。全社会都应关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政府应下决心综合治理社会环境,并常抓不懈。要树正风、治歪风,尽量减少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消极影响。

(二)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制约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课时,安排教师,落实教材,并进行必要的检查督促,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实施;二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从课程改革的视角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恰是学科课程的改革和补充,它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的功能,有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效果。它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为学生人格的发展提供经验,从而帮助学生人格成长及其自律性的确立;三是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渗透、班团队活动渗透等;四是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有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形式。团体咨询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缓解、减轻、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重点在于“危机”干预。学校在心理咨询中要重视“转介”工作,对个别有严重或比较严重心理问题、需要特殊治疗而学校又无能为力解决的学生,应及时“转介”给有关心理卫生机构或医院,并配合有关专业人员和家长做好这类学生的心理康复工作。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对预防和矫治中学生的心理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五是要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在师资。在当前学校缺乏心理教育教师,也不可能增加配备的情况下,抓好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便迫在眉睫。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参加机构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考察方向等方法来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所急需的师资。

(三)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育。一是要纠正家长在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使家长懂得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智力开发外,还要重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二是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的环境;还应体现在家长自我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此外还要注意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及克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等;三是要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和环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小事培养起来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大胆地去闯、去搏、去锻炼,在实践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心理障碍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