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其培养

2015-07-17 07:47程素霞河北省宁晋县换马店镇曹伍疃学区05555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长方体生活化创设

程素霞(河北省宁晋县换马店镇曹伍疃学区055550)

浅析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其培养

程素霞(河北省宁晋县换马店镇曹伍疃学区055550)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

数学小学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数学生活化的实践。

一、教师要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而最终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类数据收集,或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的红灯,某个时间段内路过自己家门口的车辆数等。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时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二、教师要合理利用、改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在教学中,教材中有些地方可能与现实生活脱节或过时,教师可以合理地将生活化内容填充到教材中,不断充实教材,使教材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教师可不必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中秋节,小明的爸爸妈妈都发了奖金,一家人去超市购物,小明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格是188元,他带着433元,妈妈看中了一个挎包,价格是397元,她带着562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着手,从他们喜爱的事物着手来创设情景,从而使他们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是几种常见做法:

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2.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圆的认识”教学,可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学生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为什么?教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3.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长度也相等,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5.模拟生活创设情境。如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

四、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它们,可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在我们生中哪些地方有这些图形。通过观察、回忆已有经验,多数学生发现:书面儿、课桌面儿、黑板面儿、门、玻璃、街道的牌匾、站牌的形状等都是长方形;地板砖、磁盘、过年贴的福字等都是正方形;楼梯扶手、篱笆格子、玻璃的影子、编织图形和家具上的某些图案等都是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而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的创新的潜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长方体生活化创设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