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佳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社会中资源配置及机构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持续地融入了诸多新的思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担子更重了,因其承担的不仅是教书育人、科学项目研究的责任,而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引领社会公众舆论导向以及社会道德良知的使命。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南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实施路径进行阐述,以期为现代高校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带来启示。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意识形态 工作
【基金项目】2014年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2014CNT02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25-02
引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执行过程当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是信息传播方式、载体以及手段的变革,这给此项工作的推进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但与此同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也面临着诸多威胁,新媒体渠道中的信息传播与传统模式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执行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于此,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策略的讨论研究具备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顾名思义,指的便是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体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可以随时从网络平台上、移动设备中获取到想要的信息资源[1]。相对于以往,如今的媒体环境具备了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基于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展开更为便捷,因其可以凭借网络平台发布海量信息,同时,还可以采取必要的媒体手段将信息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起到提升高校宣传工作影响力的作用。简单来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项核心工作项目,因其承担着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新媒体这颗“种子”的萌芽与生长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以及传播手段,且有效促动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尽管新媒体氛围的营造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机遇,但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最重要的一点内容便是,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大量的媒体信息冲破了传统理论文化的虚拟屏障,各种思想观念渗入到高校理论研究中来,甚至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清晰呈现,模糊了现代人的视线。鉴于此,在新媒体环境中,坚持马克思注意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十分关键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策略,需要明确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进一步夯实学术研究工作,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提出的新挑战。
三、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南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有效路径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优化高校宣传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作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基础内容而存在,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宣传体系需要在其理论精髓的指引下,不断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将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体制相结合,进而优化南通高校的宣传体系的架构。在这种良性的氛围中,才能有助于提升教育主体以及教育对象的优良媒介素养,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思想根基牢固的现代化优质人才[2]。
(二)铺开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管理格局,规划高校思想理论系统化建设
从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来观察,思想意识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行为的趋势,同时,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强大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实践成果的取得,这对于我国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实质上,在新媒体环境之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本就处在一种动态化的发展趋势之中,往往只有实践才能真正地起到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根基的作用。
(三)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体制改革速率,建立思想工作的“新常态”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而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被誉为“北上海”。在现代高校管理体制以及创新发展谋略的制约下,契合南通高校发展目标,规划好高校思想理论建设与现代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统一格局才是目前开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当务之急[3]。
结束语:在信息资源铺天盖地涌来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若想要进一步推进南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持续进行,保证高等教育主干体系不动摇,则不仅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建设,重新梳理新媒体环境下的和谐校园宣传体系,而且,还需侧重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积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将高校体制内部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来。从本质上来讲,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健康发展既离不开健全的媒体工作制度,还离不开创新思想的不断融合,当二者协调发展,便是达到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执行环节中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03):70-71+91.
[2]顾晓静,王苑.自媒体环境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