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山
吉林省舒兰市七里乡农林小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
刘喜山
吉林省舒兰市七里乡农林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就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因此,朗读训练应从低年级抓起,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教给基本的朗读知识技巧,进行多样化朗读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激趣;知识技巧;多样化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一、二年级就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掌握知识不够等原因,读书时往往会有唱读、漏读、填读或读破句等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多读多练,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提高阅读能力。
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中有发音不准、唱读、漏读、填读和读破句等现象,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东北地区的学生不易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我在教学中通过发音举例,恰当地讲解发音部位和方法,让学生感知怎样发音。还针对学生的发音出示一些对比词,如:泉水---跟随,三天---山间,自己---志气等让学生区别练习,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准确发音。其次,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者学生在朗读时容易漏字、加字或读破的词、词组和句子,先指导他们读准、读顺这些词、词组和句子。然后再过渡到朗读段和篇。第三,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能和技巧,指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的不同读法,掌握好朗读中句子的停顿、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以及必要的停连。如:朗读指导《观潮》这篇文章,在朗读描写潮来之前钱塘江景色时,语气要柔和平静,体现景色恬静而美丽。在朗读潮来了这一自然段时,语速加快,声调提高,表现出人们看见大潮时的喜悦和急切心情。方法的掌握,技巧的形成要依靠教师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精当的讲解,高水平的范读,以及学生持久的练习。这样循序渐进的指导练习,学生才能读得正确流利,进而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示范读
教师的范读,是指教师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情感,运用自己的声音和体态语言,运用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展示出原作品的情境。我喜欢语文教学,酷爱朗读,每讲授一篇新课文,我总是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也对此怀着强烈的期待,范读时注重感情充沛,语感生动,富有表现力。学生听了老师生动感人的朗读,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想象,自己的情趣就很自然地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如身临其境。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非常崇拜老师,模仿能力强,老师的榜样作用,在他们身上被放大。一个善于朗读的老师,就会带出一班喜欢朗读的学生。可见,教师的范读,对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以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的范读:大部分低年学生只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却读不出文中人物的感情,和自己的体会情感。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朗读优秀生的表率作用,发挥同学间的比学效应,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其他学生也不示弱,认真地听,积极地练读,很快学生纷纷举手,都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站起来展示的学生都会较以前大有长进。
当然,课件朗诵也是一位非常好的范读老师,适当给学生播放课件,也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分角色读
分角色读是根据课文中的几个人物,安排几个学生,也可师生合作,各扮演一个角色,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运用这种读法,学生首先要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的性格、动作、神态特点。然后揣摩、练习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角色特点。接着抽人试读,读了大家评,评了再读。最后可以按小组分角色读,这样可以带动读困生不断进步。分角色朗读能在活跃的气氛中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三)表演读
这是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的朗读,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很强,在课堂上,教师应选择故事性强,角色鲜明的课文,引导学生表演朗读。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在同学们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表演朗读。一名性格刚烈的男孩毛遂自荐扮演狼,一个文静的女孩也抢着戴上了小羊的头饰。两个同学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和重音的突出等技巧绘声绘色地朗读,在加上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表演,再现了狼的残暴和蛮横,羊的软弱与糊涂。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而就低年级而然,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尤为重要,教师的每一种训练手段都不能忽视这一因素。叶圣陶老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