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力,祁雄,黄辰,肖东云南工商学院商学部经济学院
《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中视频资源的制作研究
安力1,祁雄2,黄辰3,肖东3
云南工商学院商学部经济学院
本文尝试探讨如何运用“微课程”对“经济学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对“慕课”、“微课程”和“翻转课堂”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探讨;选择“微课程”作为“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教学资源制作标准,从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入手,重点剖析了“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新型”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改革。
微课程;经济学基础;教学资源
“慕课”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翻转课堂”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构建学生理性思维和决策框架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同时还有大量的高等代数计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理解和运用有一定困难;学习进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差异。首先,从客观的层面上来看,经济学的内容比较抽象,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多,不容易记忆,强调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其次,从主观层面来看,学习方法的改变,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弱,也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同学们又很少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
经过反复思考和探讨,我们选择微课程作为《经济学基础》教学资源的入手。“微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基于情景化并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1、微课程运用依据
"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由独立的微课程,进而能够开发出系统的、可持续的微课程,从而对某一学科课程进行全面的辅助教学,这应该是微课程发展的另一个方向,相对于以往的精品课程开发团队,微课程的开发团队应具有小型化、专业化、实效化和数字化等特点,能迅速捕捉教学环节中的疑难点,提前制作相应的课程,便于传播以供随时随地的学习。
2、《经济学基础》知识点运用依据
《经济学基础》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消费理论与供求均衡中的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弹性理论、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以及消费行为与消费函数理论;生产理论与厂商均衡中的生产函数和等产量曲线、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成本、产量与收益分析以及厂商均衡理论;交换最优与生产最优中的交换、货币与交易成本、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以及公共产品与收入分配;商品市场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中的国民收入的核算、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部门扩展与国民收入均衡以及国外部门的作用;IS-LM模型;AD-AS模型等。
1、教学资源的制作与支持
我们首先将教学内容按实际工作项目重新组织,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围绕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5-8分钟的“微视频“,并且在每个知识点上都布置了针对性的练习与讨论,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的巩固和理解核心知识点。将学习视频微小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同时,”微课程“也更方便同学们的下载,我们选择了基于PPT的课件制作工具,如Adobe present,A rticulate Presenter,Powercam,绘声绘影等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实现在PowerPoint软件上进行解说、录制、动画的添加、试题制作等一系列教学功能;同时制作的视频文件小,清晰度高,成本也较为低廉。
2、教学资源的平台支持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教学资源平台主要是QQ群和微信群;它们的优点是普及度高,成本低廉,便于与学生互动,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分批上传制作好的“微课程“视频资源;同时也允许同学下载和提交作业,在课下,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在QQ或微信中互动或留言,探讨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平常同学的发言、留言、下载次数,学习时间,交流情况等数据,掌握同学们的平时的学习情况;也更为精确地评价同学们的平时成绩。这样的方法使得”经济学基础的“课程的学习有效性进一步提供,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和欢迎。
国际社会公认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提出新兴技术必将对高等教育的教与学及创造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以“微课程“为代表的翻转课堂正是新兴技术的集中体现,它颠覆了传统课堂的讲授模式,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教育心理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对比,”微课程“技术下的翻转课堂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同时,对比测试的结果也印证了在开展”微课程“实验的班级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希望我院同仁的尝试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帮助。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张瀚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3]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4]郭桂周,于海波.整合技术的科学教学法知识(RPASK).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1).
[5]马秀玲,张倩.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报告[R].2012(10).
安力(1976-)男,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人,云南工商学院商学部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