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创造性能力。当解一道题时,由于解题途径,解题方法和计量单位不同,得到多种解法,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在多种解法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最合理,最简捷的一种解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解题的灵活性和解题技巧。
关键词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思维能力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70-02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能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鉴于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良好效应,我们就应该将它用于数学教学之中。
一、营造有利于“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氛围
(1)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
(2)恰當应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主动探究。
(3)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最大优势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权益的保护下,学生可以自主发表见解,可以和教师、同学说“不”,也可以使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
2.建好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笔记
“鸡兔问题”是我国一类有名的古算题,也是数学竞赛中一类典型的应用题。怎样解答“鸡兔问题”的应用题呢?其思路不同,解法也多种,下面是我们记录的几种解法。
例:鸡兔同笼,数头有35个,数脚有94只,问,笼中鸡兔各有几只?
方法一:假设置换法
分析:题目给出了条件鸡和兔共35只,我们假设这35只全部是兔,那么,就应该有脚4?5=140(只),比实际多了140-94=46(只)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一只鸡当4只脚来算,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2只脚,那么,多出的46只脚就需要用23只鸡来置换。所以,鸡有23只,兔的只数为:35-23=12(只)。
解:(4?5-94)鳎?-2)
=(140-94)?
=46?
=23(只) …………鸡
35-23=12(只)…………兔
答:笼中有鸡23只,有兔12只。
方法二:假设法
分析:假设所有的鸡和兔都非常听话,我们给它们一个命令,让它们都抬起一只脚,那么剩下的脚一共有94-35=59(只),其中里面的鸡剩下一只脚,兔剩下三只脚,接着再给它们一个命令,让它们又抬起一只脚,这时剩下59-35=24(只)脚,这时鸡已经没有脚在地上了,而每只兔剩下两只脚在地上,所以兔的只数为24?=12(只),那么鸡的只数为:35-12=23(只)。
解:(94-35-35)?
=24?
=12(只) …………兔
35-12=23(只)…………鸡
答:笼中有鸡23只,有兔12只。
方法三:面积图解法
分析:(如下图)我们用长方形ACDF的面积表示鸡脚的总数,其中AD=2表示鸡有2只脚,AE表示鸡的只数;用长方形GHEF的面积表示兔脚的总数,其中EG=4表示兔有4只脚,EB表示兔的只数。故AB=AE+EB=35,延长DF交BH于C,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35?=70,而图形的总面积为94,那么长方形FCHG的面积为94-70=24,所以兔的只数EB=GH=24?=12,鸡的只数AE=AB-EB=35-12=23。
解:(94-2?5)?
=(94-70)?
=24?
=12(只) …………兔
35-12=23(只)…………鸡
答:笼中有鸡23只,有兔12只。
方法四:一元一次方程法
分析:我们可以设有兔x只,则有4x只脚;那么就有鸡(35-x)只,有脚2(35-x)只。
解:设笼中有兔x只,则有鸡(35-x)只
4x+2(35-x)=94
4x+70-2x=94
2x=94-70
x=24?
x=12…………兔
35-12=23(只)…………鸡
答:笼中有鸡23只,有兔12只。
方法五:二元一次方程法
分析:如果我们设有兔x只,那么就有脚4x只,设有鸡y只,则有脚2y只,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列方程组。
解:设有有兔x只,有鸡y只,得
x+y=35 ①
4x+2y=94 ②
由①得:y=35-x ,代入②得:
4x+2(35-x)=94
4x+70-2x=94
2x=94-70
x=24?
x=12 …………兔
y=35-x=35-12=23 …………鸡
答:笼中有鸡23只,有兔12只。
三、完善、用好“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笔记
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准确完整的记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笔记,绝不能对学生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笔记听之任之,首先要让学生做好分类,其次要让学生做好积累,再次让学生坚持住,教师要适当收齐批阅,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笔记。让学生不能只掌握笔记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思路过程,要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如何巩固,如何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范良火.如何学习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任明编.中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
[3]田万海编.数学学[M].杭州:浙江出版社,1993,(1).
[4]张奠宇,唐瑞芬.数学学[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1,(1).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