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2015-07-12 07:32
学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调感情课文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冯国丽 (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学区 05555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朗读已经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抓好了朗读,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 朗读形式 提示语 语言文字训练

朗读是一门艺术,有感情地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感受课文的艺术魅力。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尤其是进入高年级,不仅要求朗读正确、流利自然,还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更高的要求。一篇文章,不论是对事件的记叙,对人物和情境的描写,还是对事物的介绍说明,对观点的阐述和议论,都直接或间接、直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思想有着导航和激励的作用,也可引起学生的丰富的想象,使他们不断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些是要学生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忽视朗读就会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同样会影响学生思想的升华。因此,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注意要读出感情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读得感情不到位。”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呢?

一、把握课文的“基调”

基调是指课文的基本情调,它是一种整体感,是各个局部的有机综合。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只有把握住这种感情基调,才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比如,写景状物的文章要读得优美些,如《第一场雪》;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根据内容而定,反映人们悲痛心情的,语调要低沉,速度要缓慢;赞美人物高尚品质的文章,语调要高昂,速度要快些,如《一夜的工作》;说明性的文章,语调要平和,速度要适中,如《鲸》。当然,情感的基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朗读还要根据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如《凡卡》一文中,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对往事的回忆就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二、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不同的朗读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朗读目的,大声朗读重在体会感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需要齐读。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范读。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范读,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把学生带入一种战火纷飞而又心急如焚的境界,让他们感悟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和本文作者内心世界那种焦急而又矛盾的心境。一边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焚烧、受煎熬,一边是自己内心复杂的心境,是救还是忍?心里难受极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这些需要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后,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和感悟,从而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要使学生朗读到位,教师必须着力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学生通过朗读能够体会、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带着这种体会、感受,回到课文当中读出来,让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三、注意文中的“提示语”

课文中有些语句,特别是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这些提示语,并体会其所蕴含的情感,然后再读。比如,《灰雀》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四、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时,先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大声朗读后面两段,边读边悟,然后让学生谈体会。有的学生说作者的心情很激动,也很自豪;有的学生说总理的工作是那样辛苦,但生活却是那样简朴,作者很敬佩他。可以说,学生的这些感悟是非常正确的。可这位教师并没有马上回归到感情朗读上,而是给出了这样几个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然后再谈体会。

1.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总理/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2.对全世界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3.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这个夜晚就是这样工作的/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在学生反复比较朗读以后,教师再让学生谈体会。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和讨论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作者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自豪与总理一生劳苦工作的崇高品质。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并不是要摒弃一切传统的东西,这位教师就是很传统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品味中去咀嚼语言,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五、让学生有朗读的成就感

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性评价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要通过简明的带有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产生朗读的成就感,并使他们明白自己朗读时情感的分寸把握是否合适。此外,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适时、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会不断提高,学生能把课文读得绘声绘色。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段落、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推敲课文含义、情调,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态和情感,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提高读与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基调感情课文
中央定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带着感情
俏丽基调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总基调:稳中求进
2015 医改奋力求进总基调:稳重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