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途径

2015-07-12 07:59张建功河北省广宗县董里中心小学054600
学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创设探究

张建功(河北省广宗县董里中心小学054600)

浅谈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途径

张建功(河北省广宗县董里中心小学054600)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更加明显。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家长式的教学方法,强行使学生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新课程标准已经逐步地改变了教师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使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在已有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了在数学教学课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途径,希望能给教师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数学课堂探索能力途径

从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升学压力下,课堂教学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难免会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比较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对于学习结果比较重视。这样的现象会造成学生兴趣的下降,妨碍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切入点,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由此可知,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作为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途径,直接将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和推导公式,在自己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猜想和反思,才能提高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例如,在学生学习物体和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教师将长方形、正方形、饮料圆筒等物体按照形状不同来分类,使每个组学生通过触摸物体的表面来认识不同的形状和图形。通过分组和识别,每个学生对形状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刻。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对学习情境进行探讨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在广阔的背景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体会数学的价值,探索数学学习的创新过程。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场景,使学生能通过联系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经历学习知识。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有ABC三个工人,A每加工25个玩具,就会有23个玩具质量不合格;B加工20个玩具,有19个玩具不合格;C加工50个玩具,有47个不合格。问题是,如果这一批玩具要一个工人来完成的话,应该让哪个工人来完成,效率会比较高。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就可以将其转化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就可以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来分析谁的效率比较高。这样的问题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三、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强化交流和合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适当的提问,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和反思是知识扩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来引导学生的思路。并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的合作交流是其培养的重点。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时针和分针认识时,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而应该让学生进行探究,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能够进行操作,在钟面上进行拨动。课堂中,学生只有自己进行亲身体验,才能巩固知识。通过制作,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主动探索的意识得到了显现。

四、创设真正意识上的学生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进行创设和探索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能有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发展空间。教师要意识到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转变教学思想,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学思维的展开,需要学生进行动脑动手和动口的结合,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现实中,很多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并不是自觉行为。如果探究的空间比较小,就会缺乏探究的意义,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果探究知识的空间比较大,学生的感觉也不会适从,达不到探究的意义和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年月日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历出发,找到“年月日”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从拿到的日历中发现一年共有多少个月,一个月又有多少天。这样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知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探索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的灵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从而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学生的探索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1]张琳华.数学教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J].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6).

[2]赵小珍.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浅谈数学课堂中主动探索能力的多种途径[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1).

[3]刘学展.数学教学的几点教学经验[J].考试周刊,2011(92).

[4]沈艳萍.数学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文选版,2006(2).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创设探究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