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兰家寨小学734000)
机智理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爱霞(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兰家寨小学734000)
理答作为新的教学名词被提出,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种常见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所做出的反应和处理以及及时的评价,这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所学课程、教师以及课堂学习的活跃性、积极性、思维深度和兴趣浓度,对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科学、及时、巧妙、合理的理答,对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激发,强烈探索求知欲、想象力的发挥,活跃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都有着助推作用。理答作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一种对教学问题的细节性处理,其作用不容忽视,它确保着整个课堂教学就如同一台机器,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进行最佳运转,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闪光点,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更加乐于与同学、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对教师建立起信任感,积极地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渴望得到指导帮助,渴求进步。相反,如果理答不到位或不恰当,则会使学生对自己、该门课程、教师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的失望。因此,做好课堂教学中的理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发现,教师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巧妙技巧,而对于问题回答后的处理上却常草草了事,不善于联想将回答进行展开和进一步深入。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理答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如何提高课堂理答的有效性?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及观察同行的一些课堂教学实际,我觉得我们教师课堂理答要做到以下几点。
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因材施教。教师的理答要注重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区分教育,给予的评价也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让评价更加真实、合理、有效,具有鼓励性。如对于成绩偏好的学生,表扬应做到适度的同时,更多的通过此来加强问题的进一步追问,以促进他们的提升,实现他们对自身能力的发掘和发现,使他们更充满自信地向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而对于大多数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在理答上应当更加注重对于他们自身优点、思维特点、闪光点等的指出和肯定,并结合个人特点给予褒奖和鼓励,是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进步潜力,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内驱动力;而对于少数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对问题的提出、理答的处理上都更加注意针对性,设置一些更符合他们的难度问题,并对即使答错的问题设置回旋评价余地,进一步尽到他们通过思考,采用探问式理答等形式使他们回答出正确答案,或接近成功。如学生畏畏缩缩地举手,战战兢兢地回答时,教师如果加以正面引导,告诉学生“你的回答很棒,如果你能自信地表达你的观点,你会越来越精彩的。”有一次,我对班里一位比较胆小缺乏自信的学生采用这样的理答“原来你的声音这么好听,你以后可要多举举手呀!”“我非常喜欢听你的朗读!”在我多次引导下,学生逐渐自信起来,课堂上经常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了。
因此,以学生为本位,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应有尊重和欣赏,承认每个学生生理思维特点成长存在着的差异和个性特点中独有的潜能,让整个课堂理答更加鲜明而有针对性。
我个人认为,情感评价比认知评价更为重要,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表情或漠然对待,长此下去,学生肯定不愿再回答你的问题。反之,教师用充满鼓励、期待、赞赏的情感评价,则一定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融洽。如课堂上,我经常会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这个成语你都知道,可真了不起!”“我不但要表扬XX同学回答得好,而且要表扬大家听得那样认真,会倾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哦!”“你的朗读太精彩了,把我们带入了故事情境,你能再读一遍吗?”这样带着情感的评价,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
一般说来,教师对于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总会给予正确的积极反应。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全班口头表扬、鼓掌,颁发一些班级惯例中的代表性物品——小红花、五角星等。另外,教师丰富而恰到好处的行为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可以成为对学生理答的另一种评价方式,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佩服的大拇指、一次温柔地摸头、一次亲切地拉手、一次肯定的点头,一个热情的拥抱,有时这些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记得去年开学初,一个班里不起眼的男生叫杜康,他写字很慢,原因是不太专心。有一次他写得比较快,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老师真喜欢你,今天要给你一个拥抱,因为你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小杜康,加油!”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拥抱作用真大,不但让他高兴地把教师抱他的好消息告诉了妈妈,更使他每次作业都写得又快又好了。
在课堂上,我经常被学生感动,经常对他们露出佩服的神情,也经常陶醉在他们的朗读中,于是,他们也感动于我的感动,自信于我的佩服,激情于我的陶醉。
当然,教师的理答必须建立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如果对学生的回答盲目地高歌赞赏,缺乏客观评价,则会使一些学生飘飘然,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混乱,更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尊严和威信。要想使理答既有客观性,又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性,这就需要教师拥有理答技巧和理答机智了。如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类似“又胖又瘦”“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这样的错误。教师可以智慧一一化解。“又胖又瘦?那到底是胖还是瘦啊?谁又能又是胖又是瘦啊?不成妖怪了!不行,所以相反的词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你还是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吧,这两件事不能一块儿做!”另外,在对学生一些不够合适的回答作理答时,可多采用一些反问的句式。如“是这样的吗?”“这合适吗?”“真是这样吗”虽然事实上是否定了学生的答案,但用反问的形式比较不容易挫伤学生,而且这样的形式有“强心剂”的效果,使学生的心理为之一震,更激发了他们寻求真知的斗志。
课堂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