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龙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语文的独特性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就是审美特质。那么,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就应该开辟出一片美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诗歌鉴赏更应该是其中最明媚的一处风景。
关键词:诗词教学 优势 丰富性 鉴赏
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和优势则体现在语感上。高品位、高层次的纯正的语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丰富内涵最主要、最鲜明的体现,也是诗歌鉴赏最根本之处。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的鉴赏教学当中,让学生分析“意象”的涵义和生成是最关键的。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顾况的《过山农庄》“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在这首诗里,诗人处理意象时,用意象的并列和组合而不用动作和情节来揭示逻辑关系,“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两句无一动词,纯是意象的并列,但却能分别营造出一种既幽静又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做到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则是诗词的另一种境界了。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中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和情感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而“意象”的生成过程即简单而复杂,创作主体在构思过程中,首先对某一事物做以情感化的加工和处理,然后在该事物上附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再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这样一来,选用的该事物就则由物象——形象——语象——意象之间进行转换。形象又涵盖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景象是人物感情的外在表现。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意”是主观的情感,“境”是诗歌中描绘的艺术图景。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往往要联系人物的形象来鉴赏。因此,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诗歌当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人物情感的再现作用。最后,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人物的思想品质等方面深层分析。讲解古典诗歌的时候,如果给同学们讲清楚意象的生成过程和形象的涵盖意义的话,那么,他们就对诗歌本身的含义理解更深。
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意象”它也有着自己较为固定的意义。比如古典诗歌当中的“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诗歌语言的优美首先体现在音画合一上,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著名的诗句,只要讲清楚意象的意义和形成,就会感到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活脱脱的美丽画卷。“诗言志”,诗歌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传递情感的工具。人的情感养成不能单纯依靠说理,还要依靠人类情感的传递获得。鉴赏诗歌如果不能被其中蕴藏的美好情感所熏陶,那确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作者单位:甘肃临潭县冶力关学区池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