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坤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04-02
微型课程是类似于微格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教学系统。微型课程是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微型课程将帮助教师加强、改进教学技能和方法,减少失误,并使之尽快地建立信心。教学改革中,教师一直在与研究打交道,而微型课程也悄然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其实,微型课程研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集体研究。当教师以学生立场、生命立场来设计解决这些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教学即研究”的理念便相应而生。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要将微型课程研究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理论先行,大力倡导微型课程的研究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其工作的特点之一是带有研究性,教学与管理就是在研究中不断深入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没有研究的教育是低层次的,仅仅是技术的初级阶段。有的老师说:“我就想做一辈子教书匠。”实际上,不去研究教学,不做基本的教育研究,是达不到“匠”级的,至多是个学徒工。
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上弄清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订、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认识到微型课程研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机制,营造微型课程研究的氛围
营造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高中语文教研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逐步建立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研究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方面为微型课程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营造微型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要坚持这样的策略:第一,体验培训,建立队伍。语文组要开展有关微型课程研究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立微型课程研究的基本力量。第二,典型示范,整体推动。选择基础好、教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为重点,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研究具体开展的方式、途径,建立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研究的工作机制。在学科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三、同事互助,在探究学习中共同进步
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师徒各展其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只有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找出解决办法,才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微型课程。对于典型的小课题,可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方案的方式,制作成PPT,再转换成微课程,在教学中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推敲,直至满意。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最有价值的小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在实验之初,教师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学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开放式教学的关系呢?备课组以此作为课题展开行动研究,反复尝试,摸索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在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的交替循环过程;第二,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对学生而言,可以先预习课文、查找资料等;对教师而言,需要课前认真备课,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
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实况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播放,进行评议。还可以把有代表性的课例或教学设计做成微课程放到校园网上展示,供大家自由讨论。
四、自我反思,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成长
反思应贯穿于微型课程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有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实践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实践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策略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后记。在后记的基础上,我们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微课程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微型课程记录自己教学故事,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微型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来开发有新意的、可行的教学方案,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本文系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子论文(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55)]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