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广州 510520]
论“气”在庄子生命美学思想中的中介作用
⊙谢盛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广州 510520]
“气”在道产生的万物过程中处于过渡状态;道与气,气与生命的关系是一种中介关系。以“道”为核心范畴,以“阴阳”“气”为中介和过渡范畴,犹如化学结构式中的化学键,它们相互联系,但地位、功能和作用又各不相同,构成一个整体范畴系统。同时,“气”在这种体系中的中介作用也符合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系统的排列关系。
“道”“气” 生命美学 中介
“道”是“一”,“万物皆一也”“道通为一”“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一”又是“气”,“通天下一气耳”;“气”为“虚”,“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从以上可以看出庄子认为,有了气而后才有形,有形是指有了固定形体,无形是指没有固定形体。“太一形虚”“如水流乎无形”(《列御寇》)。因此,在宇宙之初,除了气之外,什么也没有,合则成体,散则成死。《人间世》中假托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指出,“气”是虚而无端的,而“道”是容纳“气”的。《大宗师》中也假托孔子说:“彼方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还有“阴阳之气有”以及《知北游》中“通天下一气耳”等等,这些也都说明“气”是充斥在宇宙之中的,当然与天地一样也是“道”所产生的,处于“道”之中,受“道”的支配。
庄子为什么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引入“气”的概念呢?
首先,在无为无形的道产生具体有形的万物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过渡状态,起桥梁、中介作用。其次,庄子是强调齐万物而为一的,在物质世界之内需要一个体现万物共同基础的东西。第三,庄子强调事物的相互转化,这需要一个能够贯穿于一切运动变化过程之中的概念。适合这些需要的概念必须是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可以运动也可以凝聚、可以向上达于道也可以向下通于物,这样的概念便只有“气”。总之,“气”是庄子思想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中间环节。
“气”分“阴阳二气”。“地气”即阴气,“天气”即阳气。“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天下》)“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天道》)在这些论述中,庄子学派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共有。
天——阳
二气(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美在天地之间)
地——阴
整个宇宙、整个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生命,最高的美是囊括整个宇宙的无比广大的、对无限之美的追求,这是庄子美学(生命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庄子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以往的元气说,他的元气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气”是什么。“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人世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天地》)就是说,在泰初之时,元气始萌,只有虚无,而未曾有有,既然没有有,也就没有有,也就没有名。又说“至德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天地》)。因此,他认为如果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就可以遨游无穷之域。庄子把老子的“无”归结为“虚无”和“虚空”,而“虚无”和“虚空”是广大无边的六气,因为这样,它才能容纳万物、包容万物。可见,庄子对物质的观念做了思维的抽象,这是物质的感性具体——思维抽象的上升过程。
2.庄子的“气”是泛指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在宥》)。但是,在这六气之中以阴阳二气为大,所以,“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则阳》)。因此庄子的元气说主要是指阴阳二气说。
3.庄子认为,阴阳二气相对而有,对立统一,集于一体。有阴而无阳,或有阳而无阴,就像有天而无地,或者有地而无天,那都是不可思议的。“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为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秋水》)意思是讲,一个人不能过于主观地固执己见,只片面地相信有是而无非,有治而无乱,这样是不懂的天地间的自然之理和万物的特殊之情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庄子认为阴阳是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则阳》)
4.庄子认为,世间万物,一切有形有体、有质有实的东西,皆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来。“万物出乎无有”(《庚桑楚》),“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田子方》)。气变成有形有体的事物,有形体的事物(比如春秋战国时的“五行”说)又演化出生命,生命终结之后便是死亡,但是它们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这种变化过程是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就像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换转化一样,“穷则反,终则始”(《则阳》)。庄子讲:“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
5.虽然阴阳二气是相对而存在的,是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但庄子认为,气在往下不断散落、生化具体的有形之物的过程中,并不是阴阳二气的简单相加,而是遵循着一定的法则、规律,即一阴一阳的规律和周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如果阴阳二气不调,则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五谷不生,苍生难养。因此,庄子指出,应该像尊敬和服从父母一样遵守阴阳自然规律。“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大宗师》)比如自然现象的闪电雷鸣就是由于阴阳错行所导致的结果,“阴阳错行,则天地大 ,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外物》)。庄子已经认识到自然现象是由于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两种对立矛盾的力量引起的。
相对于道来说,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但是形而下者离不开形而上者,离开了阴阳二气,万物便没处安顿,也就没有道。这在上文的逻辑结构图中已经有所阐述。气分阴阳二极,不断运动变化,就是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道寓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中,形成统一的、不可分离、互为存在的一体。强调道的本体作用,并不是说道可以脱离气而起作用。气的桥梁作用和中介作用体现为一种执行和推动的中介力量。“通天下一气耳”,这是气论哲学的抽象思维和命题,但是这并不是庄子哲学思维的最后阶段。因为在气论(实性范畴)之上,又进行了思维上升,即由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庄子讲:“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齐物论》)庄子是在“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的意义上说“一气”的,他认为“道”“无”相对于“气”来说是更为根本的。在“游乎天地之一气”的前面是“与造物者为人”(《大宗师》),郭庆《庄子集释》说“造物者为道”。在《大宗师》中说:“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成玄英疏:“气母,元气之母;袭气母,应道也”。“气母”就是“道”,这和老子“道生一”的思想是相符的。“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至乐》)这里的意思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是一致的。
庄子把元气说特别是阴阳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古代物质观理论的一大进步。庄子的“道”的理论存在一些模糊和神秘的地方,但是如果依据他的阴阳说对他的“道”和“气”进行比较,可有利于认识道与气的关系。
“气”作为桥梁和中介环节,它往下不断散落、演化为具体的感性自然生命,万事万物的实性生命都是由它直接生化而来的,也就是阴阳(二气)——万物(实性生命)的运动阶段。
《庄子·大宗师》讲到了具体的个体生命与气的关系。“子舆有病,……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这是因为“阴阳之气有”(郭象注:“,陵乱也”。成玄英疏“:阴阳二气,陵乱不调,遂使一身,遭斯疾笃”)。“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人的生命与气的关系就好像父母赐予我们生命一样。生如此,死也如此,生命的生与死都是气演化的结果。《大宗师》中说:“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疣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这句话在《知北游》中发展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生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宇宙天地被阴阳二气所充满(二气实为一气,即自然之气),天地生育万物是天地阴阳二气交感的结果,犹如男女之结合。天地是生命之所出处,充满着生命精神的天地之美是美的生命本体,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这其中有几层含义:
其一,作为美的存在的客体本身充满了生命意趣,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生命。美作为人的自由的表现,不应局限于某个狭窄的范围之内,而应扩大到整个宇宙。阴阳交感的过程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万事万物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天泽惠万物,地生育万物,万物秉承的天地生命情愫是无穷无尽的,美存在的客体是饱含生命意味的存在。
其二,美的产生与存在离不开阴阳交感这一生物机制,因而美分为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两种形式。庄子的“大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壮美”。阳刚之美的最高境界是与天之生命精神同一,天道刚健博大的“大美”。阴柔之美的最高境界是与地之生命精神相契合,地的生命精神是秉承天道,滋生万物。我们领悟了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内在精神,也就抓住了美的生命本质。
“气”的作用或者庄子的气论说的意义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的“场”论来表述,它们二者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1.场概念意味着虚空不是虚无、空无,空间中即使没有我们认识的事物,它仍然有连续变化着的场。在庄子那里,即使不存在有形体的实物,空间也不是空无,而是充满着连续变化着的气。
2.场代表着一个物质系统的某些表现为遍布在一个广阔的空间区域中的广延;气也代表着在一个无限空间中的广延。
3.在现代场论中,将整个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归结为实物和场的纯粹定量的变化;气论说中,整个宇宙除了有形体的实物外,也就是气。
4.没有不被场所包围的实物(粒子),也没有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场;在气论说中,气者,虚而待物也,因此,没有不为气所包围的实物,同样,也没有不与实物相联系的气。
5.现代场论认为,任何粒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场来实现的,而相互作用的实质就是冲突、吸引和排斥;《庄子·则阳》说:“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聚散以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意思是说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于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阴阳二气“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
至此,庄子生命美学体系具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便可以用结构图表示出来。
道不仅从“无”到“有”向下演化、落实、散布,表现为道——阴阳——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它还表现为万物——阴阳——道的向上提升、复归、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也就是《周易》所说的“原始反终”。宇宙万物统一于阴阳变化,阴阳统一于道的最高本体,这样就构成了道本体运动以及变化的整个内在结构体系。它可以表示为道——阴阳——万物的运动演化图。这是庄子道本体抽象与还原、落实与复归的结构关系图,也是庄子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以“道”为核心范畴,以“阴阳”“气”为中介和过渡范畴,犹如化学结构式中的化学键,它们相互联系,但地位、功能和作用又各不相同,构成一个整体范畴系统。
“气”在这种体系中的中介作用也符合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系统的排列关系:
象性范畴、实性范畴、虚性范畴,五行、天属于象性范畴,宇宙、阴阳属于实性范畴,道属于虚性范畴(参考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象、实、虚三类范畴既是哲学范畴发展的三个阶段,又分别为形下、形上、形下形上融合,构成了庄子生命美学思想范畴发展的几个螺旋。
第一,思维在形成范畴的过程中,是从单一范畴开始的,这就是象性范畴。思维不能直接把握客观对象的具体的单一形态,而只有从不同客观对象中把共同点提出来,撇开质的差异,抓住对象的共性,从而形成一个单一形态的范畴。但是,思维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进程没有停止,所以,思维在认识了对象的共性后,深入到共性的内部,认识共性中的差异。这样,原来的单一形态的范畴,已经不能反映共性内部冲突融合的关系了。这种单一形态范畴便向相对性范畴上升和过渡,形成实性范畴。相对范畴进一步向既相对又联系的范畴过渡,便形成了虚性范畴。这种逻辑结构系统从象性——实性——虚性的上升运动,是单一——冲突——冲突融合的范畴体系,体现出思维的辩证性。
第二,认识首先必须有一个正面、肯定的对象,构成正项和肯定的逻辑范畴,这就是象性范畴,但是,对象总是存在冲突,肯定总是隐含着否定,反之亦然。揭示对象内部的冲突,构成否定范畴,这就是实性范畴。对象总是存在着肯定与否定、正与负等多层面,肯定与否定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扬弃对方又包容对方,既冲突又融合,这就是虚性范畴。象性——实性——虚性的上升过程,就是肯定(正)——否定(反)——肯定否定(正反的冲突融合)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从事物的现象认识到丰富多样的本质的上升运动。
第三,思维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又由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动态过程。象——实——虚即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第四,象性、实性、虚性之间具有贯通性。彼此相互联系、渗透,并相互转化。因为,就认识的长河来说,思维的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互动、互转。抽象范畴转化为具体范畴,具体范畴相对于新的思维过程来说,又是逻辑起点。思维抽象上升为具体之后,思维具体就成为新的思维过程的起点,因此,这种结构系统又表现为虚性——实性——象性的状态。与道——阴阳(二气)——万物的运动演化图是一致的。
[1] 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张耿光.庄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3]《复旦学报》编辑部.庄子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4] 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 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作 者:谢盛华,硕士,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文学评论等研究。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