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 N—14 S—32 Fe—56 Cu—64 Zn—65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把木柴架空,可使燃着的木柴与空气接触更充分,木柴燃烧得更旺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3.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0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净化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5.“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
B.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C.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6.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Na2CO3+Ca(OH)2=CaCO3+2NaOH
C.2H2O2MnO22H2O+O2↑
D.Zn+H2SO4=ZnSO4+H2↑
7.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9.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不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①④制取氧气
B.用②④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⑤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10.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时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变霉的大米,必须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11.某饼干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下:
商品名称XX饼干
配料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膨松剂、食用香精
规格400g
储藏方法存放于阴凉干爽处,避免阳光直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鲜鸡蛋、奶油中富含蛋白质
B.饼干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
C.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
D.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
12.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的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的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13.某城市有甲、乙两个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污水中不含相同离子):H+、Ba2+、Na+、OH-、CO2-3、NO-3。两厂单独排放污水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污水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CO2-3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B.OH-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H+和Ba2+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D.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14.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15.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的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操作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水的密度为1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不会有影响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方程式每个1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16.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铟的生产规模居世界同类企业首位。下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2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3)画出第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填“周期”或“族”)。
17.(1)从金刚石、淀粉、石墨、石蜡、食醋、油脂、钛合金七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的名称,填写在空白处。
①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②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物质是。
③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物质是。
④可用于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物质是。
(2)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①化石燃料是煤、和天然气的总称。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②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任填一种)等。
③“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字母)。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18.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填字母,下同)。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右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
(4)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①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Ⅱ中的操作过程均包括过滤
b.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的
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的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中的
19.判断下列三种实验操作的正误,请分别在括号中表示出正确(画“√”)或错误(画“”)。如果操作正确,请在横线上写出采用这种操作方法的理由;如果操作错误,请在横线上写出错误原因。
A.( )。
B.( )。
C.( )。
20.实验室需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1)查阅硝酸钾溶解性:由上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计算:配置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可看作1g/mL)
(3)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填字母,下同)。
A.先在天平右盘放好砝码,并将游码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最后在左盘上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在天平左盘上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在右盘上放好砝码,最后将游码固定在所需的位置
(4)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5)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6)稀释: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下表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g/mL。
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1g/mL)
温度/℃质量分数/% 204060
41.0231.0161.007
101.0631.0541.044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化学计量数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
21.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接B和C、C和D,并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min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0t1t2t3
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CuO+H2O+CO2↑。
该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C中试剂是,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3min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2)一定量炭粉还原(1)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3)试分析:若(1)中省略步骤三,对(2)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是。
四、探究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1分,共7分)
22.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
假设1:KCl和NH4HCO3;
假设2:KCl和NH4Cl;
假设3:K2SO4和NH4HCO3;
假设4:。
(2)形成设计思路。
①甲同学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
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③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以及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步骤1:步骤2:
假设2成立
五、计算题
23.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3+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2)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
(3)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取55g工业纯碱,向其中加入269.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求:
①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拟题人:沈熙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