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Na—23 Cl—35.5Ca—40
一、识别与选择(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B.用肥皂水中和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
C.用醋酸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2.《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很受观众欢迎。“美味健康”是人们对饮食的普遍追求,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腌制酱菜时加入大量防腐剂以防变质
B.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
C.用纯牛奶制作酸奶时加入酵母菌发酵
D.炖鱼时加入生姜、白芷、辣椒来改善香味
3.下列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
A.棉被着火用水浇灭——降温到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B.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C.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D.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4.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以减小误差
B.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使结果更准确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过滤时,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来加快过滤
5.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都喜欢喝含有牛磺酸(C2H7NO3S)的饮料,以缓解肌肉和神经疲劳。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是125
B.牛磺酸分子中共含有5种元素
C.牛磺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化合物中O、S元素的质量比为3∶2
6.在密闭容器里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数据如下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51515
反应后质量/g11未测122
A.未测值为3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7.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机物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有机物
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较大,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8.某样品中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粉,锌粉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且有固体残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③残留固体的质量小于或等于样品中CuO的质量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9.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请根据下列用途选择对应的物质(填字母)。
A.醋酸 B.明矾 C.碳酸钙 D.葡萄糖E.聚乙烯 F.氧化钙 G.活性炭
(1)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2)用作补钙的盐是。
(3)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
10.请从Cl、Al、H、O、S、N、K、Cu等8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要求填空。
(1)铵根离子:;氯酸钾中的阴离子:;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写出一个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一个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认真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分析:
①若NaCl中含有少量KNO3,要除去KNO3得到较纯净的NaCl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②若将KNO3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t℃时,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填字母)。
A.溶解度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
(2)图2中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3)在图3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乙试管内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2)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镁原子会失去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3)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
(2)选择上图中的(填仪器代号,下同)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3)写出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过盛有的i装置。
(4)在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时,除上述有关仪器外,必须添加的仪器不包括下列中的(填字母)。
A.玻璃棒B.铁架台(带铁圈)
C.水槽D.烧杯
14.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和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1)则Ca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
如下图所示:
【判断】
(2)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填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填“成立”或“不成立”)。
(4)综合①和②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拓展】
(5)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
15.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刚同学进行了3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第1次第2次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755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05075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444
完成下列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拟题人: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