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 N—14 Na—23 Mg—24 S—32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C.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D.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2.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
B.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为了缓解化石能源短缺和保护环境,可开发利用氢能、太阳能等能源
D.一旦发生电路起火或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或抢救工作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1 Na23.0012 Mg24.3113 Al26.9814 Si28.09
A.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B.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C.Si元素的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D.等质量的钠、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l>Mg>Na
4.“鲤鱼焙面”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制作十分精细,主料有鲤鱼、鸡蛋、小麦粉、植物油等。其中,鲤鱼、鸡蛋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D.维生素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7.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3
C.+4D.+5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水、液氧、铜
B.碱:烧碱、纯碱、氨水
C.混合物:煤、石油、水银
D.盐:氯化钠、硫酸铝、小苏打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Fe固体(Fe2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K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10.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一定量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a2+、Na+、Cl-、CO2-3
B.H+、K+、OH-、SO2-4
C.Mg2+、Na+、Cl-、NO-3
D.Zn2+、Ba2+、SO2-4、NO-3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12.某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镁、碳酸镁和水三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
A.4.75gB.9.5g
C.10gD.19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14.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饮用水的酸碱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通常可用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15.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3)热水瓶胆壁上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一定条件下,4.6gC2H5OH与8.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7.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30℃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将30℃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5℃,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A、B、C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是常用的干燥剂,C是氯化物。请写出B的俗名:;写出一个能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A→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2分)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要把10g这种浓盐酸稀释为3%的稀盐酸,需要水的质量为g。为什么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6%?
浓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8g/cm3 质量分数:36%
20.(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后,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
(1)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与氢氧化钠;
猜想三:硫酸钠与硫酸铜。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2)请你选择一种可能的猜想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21.(3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较多量二氧化碳时,应选择上面仪器中的(填序号)。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还应补充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4分)金属的用途十分广泛。化学小组为回收实验室废液(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中的铜,设计了下图的实验方案(假设锌粉恰好完全反应):
(1)该实验中除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哪些?
(2)写出溶液乙中溶质的化学式。
(3)写出反应①(只写一个)和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最后一问3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2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2)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的质量比为。
(3)请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等方面,分析导致下列物质的性质相似或有差异的原因。
①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差异很大:。
(4)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若将氢氧化钠固体投入5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8g。请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拟题人: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