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佑贵
【案例】
师:我们这节课进行一次踢毽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我们班有31个学生,按座位分成了三个小组,现在按组为单位参加比赛,首先你们自己得商量商量,每组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
学生讨论。
生:选出每个组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老师为你们当裁判,每组请一个小朋友交换纪录,其余的自己也要数哟,以免别人数错。
预备,开始!3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第一组:25,第二组:24,第三组:30。
下面我宣布:“第三组胜利!”
一、二组:“我们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组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组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组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踢毽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每组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第一组:90,第二组:96,第三组:87。
师:现在第二组胜利总可以了吧!
一、三组:不可以,还是不能代表全部。
师:那只有全部参加。
剩下的接着比赛,老师继续把每个人的踢毽数写在黑板上。然后加出每组的总数写在黑板上:第一组:300,第二组:287,第三组:290。
现在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第一组!
第一组:耶!击掌欢呼、跳跃!
第二、三组:目瞪口呆。相互责怪别人没鼓劲。
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第一组的实力还差些,怎么还赢了呢?
正当教室里一片喧闹的时候,有一个学生举手声音洪亮地说:老师,我反对。
老师装作很惊讶:刚才不是全部都参加了吗?为什么还要反对?
生:第一组多一个学生,他们有10次踢毽机会,我们只有9次,不公平。
师: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怎么比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求平均数。
师: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就是用踢毽的总数除以踢毽的人数。
师:真聪明,老师怎么没想到,其余同学同意吗?
生:同意!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算一算,今天最终的胜利者是哪一组?
师小结。
【评析】
游戏能在课堂的一瞬间很快抓住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随着老师的语调、手势和讲解,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和掌握新知识,使他们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踢毽是学生喜欢的游戏,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全部参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如果单纯地讲平均数,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是根本无法理解的。我在设计游戏时,几乎每个游戏环节都自然地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经历过程,体验愉快的情感,还形成了数学思想与方法,所以学生理解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一个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而特校学生的认知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知识的获取时,很大程度上是靠直观感知动作进行思维。因此,我在进行概念教学时,非常重视“操作”活动。在知识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展示知识发展的过程,将静态的枯燥的知识结论转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玩”的活动中,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玩”中的“操作”,探索未知的知识,亲自体验知识解决的过程和方法策略,达到本次教学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实现“知识发展思维,训练智力”的价值。课堂上,学生异常兴奋,说得很好,这就是新知识用转化的思维得到了解决,也使我在教学中体验到了学生迸发的智慧火花。这种智慧火花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努力付出劳动的结论所得,我想这种知识的获得学生是不会忘记的。课堂上,我感动着、欣慰着,是“操作”这种活动让学生得到思维火花的碰撞、发展,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思维的转化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让我们重视“操作”教学吧,它会使我们的学生创造出精彩,创造出奇迹。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