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蓉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作风格的主要表现。其实,沉郁、顿挫是两个范畴不同的概念,一个指思想内容,一个指艺术形式。“沉”即深,指内容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因而,沉郁一般是指作品中意境的深远和情调的浑厚。笔者对于杜诗顿挫风格的理解,认为其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语言使用和适度开合的跌宕笔法几个方面。
一、情感的表达讲究节制、适度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家庭,由于受到儒家中和节制的影响,他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不让他一下子喷发出来,而是让他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心忧黎元社稷的情怀。这一点使得他和豪放诗风明显不同,豪放派情感不一致,往往跨佛、儒、道几家,如苏轼的思想可进可退,旷达无羁,善于自我解脱。杜甫则恪守儒道,加之其诗歌内容高度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情感表达上则显得冷静、理智,甚至是压抑。主要表现在杜诗长于对客观事物作细致描写,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寓于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之中,而不明白说出。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石壕吏》,诗中除“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微微透露出他的爱憎之外,其余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真可谓是“九曲回肠”。
二、语言的使用力求凝重、稳健
杜甫并不像他同时代的众多诗人那样,只把写诗作为炫示文才、猎取功名的手段,或者陶冶性情,以及应酬交际之用,而是自觉地把诗歌当作“史笔”来写,用语上“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十分重视诗歌语言的锤炼、准确,不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讲求朴素简洁、自然流畅的李白。这方面的代表作如《秋兴八首》的第一首,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下字密重,为全诗定下悲凉气氛,其中“凋伤”一词很有力度,把秋意的“残酷”表现出来。“萧森”二字写尽巫山巫峡的地势险要,阴森肃然。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该句对仗工稳,“兼”、“接”二字很有表现力,一自下而上写尽波涛吞天之势,一自上而下写尽巫山之上,风云接地,阴霾由地而升包容一切的壮阔。再如《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个“溅”字,可谓点睛之笔,这泪流得何其多,时间何其长,心情何其惨痛!像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俯拾皆是,不可胜数。努力使语句准确、凝练、生动,这也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又一表现。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和创作个性,把握作品风格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对于我们而言,不失为找到了一把很好的开启阅读,与作者情绪、情感共鸣的钥匙。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