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由于小学语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有关于民族优良的传统以及高尚的品质,还有祖国的山河以及山水画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就可以达到提升自身道德品质以及思想境界的目的,使其民族自豪感以及责任感不断提升。主要深入探索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
由于课堂教学属于语文教学主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以及素质养成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就是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仔细分析教材的内容,使学生依照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能够对文章深刻的思想与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在完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后表达并应用语言文字,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句子与词语的含义。在这一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德育,将智育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
将教材内容树立成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学习榜样。这也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和途径。榜样可以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典范,根据小学生年龄以及心理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德育工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优秀人物的学习,同时还要学习文章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和道德,从而进一步实现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必须要创设教学的情境,能够在模拟情境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物的品质以及魅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以及真实的感受,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质与道德。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也是主要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还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途径以及手段。由于小学语文具有丰富的材料,并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对于学生审美情趣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十分重要,教学必须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语文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品质与修养。
二、识字教学中渗透
传统教授识字的方法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将所学的字一笔一画写出来,而让学生一遍接着一遍地读和写,导致识字教学十分枯燥无聊,缺乏趣味性。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汉字基本的特点充分利用出来。
例如,在学习“田”字时,应该将汉字本身笔画与结构以及外形的特点加以利用,从而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对所学汉字进行观察,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思考,思索汉字和道德品质以及为人处世这三者的关系,使识字教学和素质教育二者结合,使学生在分析理解字形的过程中对生字的发音和笔画以及结构能够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时理解其寓意,逐渐地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对于字的记忆更加牢固,同时更加快速深刻的理解。
三、写作教学中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渗透德育,其写作教学是最重要的途径,教师必须在其过程中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情感,并且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对于其真和美以及善的品格进行讴歌。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人格和文章这二者品质的关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高尚的人品。因此,教师想要使学生对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进行深刻理解,除了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写作技巧之外,还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教师在命题时必须充分考虑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使学生能够抒发出自身真实的情感,并且还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走进以及观察自然,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程度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生民族的自豪与责任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另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民生百态以及社会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课外阅读中渗透
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由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形式多样,对于学生道德品质以及高尚情操的培养都十分有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自己放在学生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身特点的读物,同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将学生阅读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使其通过这一过程收获更多知识,从而开阔其视野,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需要依靠德育来进一步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以及高尚的品质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自身修养的培养也十分有利,因此我们更应该进一步探索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文本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小学语文中具有丰富的材料,并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对于学生审美情趣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和识字教学以及写作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语文能力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进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品质与修养。
参考文献:
曾孝群.洽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语文教研,2012(2):212-215.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