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模式的探究

2015-07-06 11:17刘连冬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8期
关键词:导学函数图像

刘连冬

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分析中主动参与,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和同伴进行交流而获得知识构建,从而摆脱了机械的学习方式. 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等都是靠教师讲授而完成的,而利用问题导学,让学生在合作分析方程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模式,需要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问题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以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在提出问题前,教师要注重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结合高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呈现知识的方式都较为关注,而这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从另一角度看,结合生活实际或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创设情境,以情境而让学生形成直观感知或让学生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新知探究,更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如在“变量与函数”的教学中,对于常量、变量等基本概念,较为抽象,让学生直接记忆效果不是很好. 教学中教师先以电影票和票房收入、行程问题中的时间和路程、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在案例中引出常量、变量、函数等概念.

其次,要注重在引导学生复习的基础上进入问题探究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原有知识构建基础上的,故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多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注重引导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去探究新问题. 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中,对于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复习这两个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是不是判定两个三角形一定要所有的对应边和所有的对应角相等才可以,以此为理论而提出假设: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然后展开小组探究活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进入探究过程后,教师并不是按照教材所呈现的知识逐一向学生讲授知识点,而是要根據教学目标而层次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整合教材知识点的结构,然后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同时,要充分考虑重难点,以问题来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突破难点,这样才能避免课堂中的问题过多. 在引导学生展开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问题中,和同伴交流,和教师形成互动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要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

首先,要注重结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而层次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如“二次函数y = ax2的图像和性质(1)”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列表,描点,连线作函数y = x2的图像,讨论:图像的形状是什么?图像和X轴有交点没有?如果有,交点坐标是什么?当x < 0时,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如何变化?当x > 0时呢?当x取什么值时,y的值最小?最小值是什么?你是如何知道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接着以同样的方法y = x2的图像,讨论:二次函数y = -x2的图像是什么形状?与二次函数y = x2的图像有什么关系?(主要围绕形状、开口方向、对称性进行)如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完成作图,根据图像来完成问题的分析,在问题分析中更好地掌握了y = ax2的图像和性质. 其次,在提问过程中要注重形成互动.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而在问题导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又容易只提出问题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师生间缺乏互动,从而导致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形成互动. 如“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而得到a = ■,v = ■,y = ■,m = ■ 等函数关系式后,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和正比例函数形成对比,然后归纳概括出y = kx的形式,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师同时要强调,有时反比例函数也写成y = kx-1或k = xy的形式,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三、教师引导总结,归纳概括

在教学中,问题只是一种手段,是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得过程的工具,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问题而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结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问题到知识的过渡.

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为例,在直观感知环节,先因学生利用两章全等的三角形纸板拼出四边形,通过观察对应边的位置关系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接着以幻灯展示引导学生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画平行四边形. 接下来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探究,分小组采用度量、平移、旋转、折叠、拼图等方法进行,小组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引导小组学生归纳,并点出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性质,结合图形而进行精讲,促进学生深化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抓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充分展开交流活动,丰富其学习体验,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积极作用. 当然,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在设计问题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在问题设计上体现层次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过程中.

猜你喜欢
导学函数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有趣的图像诗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